金錢平衡心態?調查指收入4萬元以上自評抗壓高 焦慮症狀相對輕

202112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調查發現,自評應對能力高的多為年長、收入較高及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士。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持續,對不少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壓力。有調查早前訪問了7,438名18歲或以上人士,發現54%人認為自己的家庭應對困境的能力高,但年紀愈輕、家庭收入愈低的人士,其自評應對困境能力愈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賽馬會智家樂計劃」早前進行相關研究,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在今年2至3月訪問了7,000多名市民,若以0至10分評分,有54%人自評為7分或以上,即應對困境的能力高。
調查又發現,自評應對能力高的受訪者,多為年紀大、收入較高、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士;55歲至65歲及65歲或以上的組別人士,各有65%人自評為應對能力高;大專學歷或以上,及家庭收入為4萬港元或以上人士,亦各有60%人自評有高應對能力。高應對能力人士受焦慮或抑鬱症狀困擾的比率亦較低。
「賽馬會智家樂計劃」項目調查研究員、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院副教授王文炳估計,由於高收入人士資源較多、年長人士的經歷豐富,亦經歷過2003年沙士,亦有家庭及朋友支援。
有關計劃合作夥伴、香港青少年服務處紅磡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主任曾雁東指,不少年輕家庭為雙職家庭,可能家中有年幼子女,疫情期間經濟狀況改變,幫助照顧年幼孩子的長輩或因疫情減少外出,令他們承受不少壓力,有人或要與伴侶配合,以「天地更」輪流照顧小孩。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