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衞健委倡中藥治新冠 冬季藥膳首要健脾益氣潤燥

202202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和順堂樂意為本地抗疫出一分力。
第五波疫情肆虐,本地醫療系統瀕臨崩潰。接種疫苗、服用西藥以外,內地國家衞健委日前再提及中醫治療。中醫角度視新冠肺炎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由感受「疫戾」之氣引起,各地可根據病情、氣候特點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對症下藥。有中醫診所連鎖企業指,中藥對防治染疫、病後療愈均有幫助。本港冬季至春季期間,藥膳食療建議以健脾、益氣、潤燥為主。
國家衞健委公布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8版)》提到,清肺排毒湯適用於輕型、普通型及重型患者,危重型患者救治亦可結合實際情況合理使用。基礎藥方包括麻黃、炙甘草、杏仁、生石膏、桂枝、澤瀉、猪苓、白朮、茯苓、柴胡、黃芩、姜半夏、生姜、紫菀、冬花、射干、細辛、山藥、枳實、陳皮及藿香,以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餐後各一次,三付為一個療程。
中藥診療另按臨床表現細分,如普通型患者可分為濕毒郁肺、寒濕阻肺;重型亦分為疫毒閉肺、氣營兩燔兩類;危重型則內閉外脫,患者表現吸呼困難、動輒氣喘、伴神昏、煩躁、汁出肢冷、舌質紫暗、苔厚膩或燥,脈浮大無根,推薦處方人參、黑順片、山茱萸,送服蘇合香丸或安宮牛黃丸。
另外,醫學觀察期間,乏力伴胃腸不適者,建議可服用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乏力伴發熱,則推薦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療後恢復期則可按肺脾氣虛、氣陰兩虛症狀服藥。
和順堂主席宋鋼指,中醫視新冠病毒為「瘟疫」,而中醫藥防治瘟疫早有歷史記載。參考目前內地治療中西藥並用,他強調「中藥對90%以上輕症有效」,建議本港市民服用中藥,防治染疫或患病後療愈。
宋鋼又指,中醫學強調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港人可參考內地深圳政府建議的中藥處方。華南冬春降雨少,乾燥易出現風火偏旺、燥邪肆虐,藥膳食療以健脾、益氣、潤燥為主,宜服用黃芪補肺湯、山藥百合蓮子湯。和順堂在本地分店多達50間,其煎藥中心規模更是全港最大,樂意為本地抗疫出一分力。
據內地官方指,內地多個省市應對新冠病毒,早已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共用,其中醫藥參與救治確診個案比例高達逾90%,而臨床療效確切,有效降低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提高治愈率兼加快恢復。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