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開打錄67死 目睹至親中風癱瘓 市民抗拒打針陷兩難

202202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新冠疫苗開打滿一年,接種率錄88.2%,但截至本月20日,有逾7000人針後出現異常事件,67人離世前14天曾接種疫苗,無論對出事的市民,抑或是家屬,都是一種心理陰影。適逢政府近日推出「疫苗通行證」,日後甚至要打齊3針,才可以進入食肆、超級市場等處所,這批曾親眼目睹或經歷疫苗潛在副作用的人,又如何應對?
李小姐的媽媽去年8月因工作需要,接種第一針科興疫苗,一周內中風,其後半身癱瘓,飽受折磨之餘,也失去工作能力。然而,她的個案被專家委員會評為與疫苗接種無關,疫苗保障基金也拒絕賠償。事隔多月,李小姐向東網記者表示,其母經過調理,病情逐漸好轉,也能走幾步路,但親眼目睹母親出事的她,至今都不敢打針,「已經找醫生檢查過身體,說我可以打針,但還是不夠膽,擔心出事」。
隨着政府推出疫苗通行證,她外出遇到很多阻滯,「最近疫情嚴重,所以都不怎麼外出了,如果要食飯就叫外賣,要買餸惟有去街邊檔......」。至於未來會不會打針,她還是舉棋未定。
市民林先生亦向東網求助,他去年3月接種科興疫苗後暈倒,之後出現面癱。其後,當局評估他符合疫苗保障基金申請資格,獲賠償12萬港元。任職地盤工人的他,因工作需要,再於去年8月打了第二針科興疫苗,「當時有小小擔心再出事,但無辦法,自己只能做地盤,就一定要打針」。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認為,一般市民如針後出現異常事件,是一個心理創傷,對他們而言,打針的傷害會大過效益,認為「疫苗通行證」應把這批曾受影響的市民及家屬納入考慮,讓他們獲一定程度的豁免。而且,至今沒有任何一宗死亡個案被評為與疫苗接種有潛在關聯,但市民沒有渠道查詢具體原因,而疫苗保障基金的賠償機制同樣透明度極低,只會進一步削弱市民對疫苗的信任。
袁認為,如今政府用「疫苗通行證」谷針,只是懲罰沒有打針的人,進一步分化社會,破壞互信,質問「懲罰市民何以達致團結抗疫?」況且,科學證據已證實,打齊2針已可以減輕重症的風險,故他認為政府要求全民打第3針並不合理,多於抗疫所需。
據政府資料,截至今年1月23日,保障基金共接獲689宗的申請,專家委員會已完成467宗個案的因果關係評估,其中281宗評定為「與免疫接種因果關係一致」或「不確定」,186宗評定為「與所接種疫苗無關」或「不可分類」。其中,死亡個案有25宗,無人獲賠償;傷害個案有664宗,其中190宗獲批,涉及速發嚴重過敏反應、住院治療、貝爾面癱、心肌炎/心包炎、多形性紅斑等個案,合共批出2,213萬港元。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