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受訪女性曾遭遇性暴力 僅5成尋求協助

202203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團體稱希望提高社會對婦女暴力的關注。
明天(8日)為國際婦女節,有團體今日(7日)公布在去年發起婦女遭受暴力經驗研究的數據分析,結果反映有37.54%的受訪者曾遭遇性暴力,超過60%的施暴者是認識的人;26.87%的受訪者曾遭遇親密伴侶暴力對待,惟只有51%受訪者會尋求協助。團體建議,政府應提供緊急支援基金協助受害婦女或其家人,檢視現行前線人員就性暴力及親密關係暴力的指引及個案分類系統,並加強相關人員協助遭受暴力婦女的培訓。
是次研究由平等機會婦女聯席、九龍崇德社、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學系發起,集中研究15至64歲的香港婦女,受性暴力及親密伴侶暴力的經驗,共收集到1,044份問卷及30個深入訪問。從數據分析中顯示,有37.54%的受訪者曾遭遇性暴力,26.87%的受訪者曾遭遇親密伴侶暴力對待。
調查結果顯示,遭遇性暴力的受訪者中,「說出帶有性意味的說話,令你不安或難堪」及「非插入式的性侵犯」各佔28.91%;「帶有性意味地看着你」、「插入式的性侵犯」則分別佔17.97%及16.34%。而侵犯者方面,92.49%施暴者為男性,超過60%的施暴者是認識的人,包括11.11%屬前任伴侶、9.38%為朋友、家人或其他親屬則佔8.15%。
數據中有超過20%在家居環境受性暴力影響,亦有逾10%受訪者在交通工具或學校遭受性暴力或性侵犯,約5%受訪者表示發生在網上論壇、社交媒體及通訊軟件。面對性暴力,75%的受訪者不知道如何反應,逾60%人曾經尋求協助,惟大多數人只會向家人及朋友求助,還有40%的受訪者最後不會向任何人尋求協助。
遭遇親密暴力的受訪者中,35.52%受訪者最常遇到「性侵犯或被強迫發生性行為」,其餘較多的分別為「言語辱罵或恐嚇」,佔22.01%,以及「肢體暴力」,佔14.29%。施虐者方面,63.77%的施虐者為前任伴侶,其餘的分別現任及前任法定配偶,分別為12.32%及11.59%。
超過40%個案發生在受害人或施虐者家中,大多受訪者對親密關係暴力感到無助,逾60%受害者未能即時反應,38%的受訪者最後會放棄求助,只有51%受訪者會尋求協助,另有約10%受訪者會選擇分開或離婚,亦有顯著比例的受害者曾尋求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協助,佔9.09%。
團體就上述情況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政府應提供緊急支援基金協助受害婦女或其家人應付生活開支、應付危機狀況、或緊急住屋開支,並為婦女提供房屋支援;增加資源予服務受暴力婦女的非政府組織為婦女提供支援服務;檢視現行前線人員就性暴力及親密關係暴力的指引及個案分類系統,並加強前線執法人員、法律專業、社會服務人員有關協助遭受暴力婦女的培訓;推動家事法庭現代化,讓受虐婦女能盡快離開施虐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