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舉辦全球天文派對 市民可記錄觀星情況 化身公民科學家

202203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鬧市晚上燈光璀璨。
以「東方之珠」自居的香港,鬧市的晚上燈光仍然璀璨,卻引來光污染的問題,令市民較難單憑肉眼望天賞星。4月將為全球天文月,兩個國際天文組織將舉辦多項天文活動,包括在社交平台舉辦全球觀星派對、月球網上觀賞等,亦邀請市民成為公民科學家,記錄觀星的情況,分享予舉辦機構,協助國際天文機構和觀測站繪製光污染地圖,方便統計和研究世界各地的光污染問題,晚上睡不着的你可以參與計劃,看天觀星。
4月將會是一年一度的「全球天文月」,國際天文組織「無國界天文學家」(Astronomers Without Borders)將會舉辦不同類型的天文活動,包括於下月9日舉行全球觀星派對,市民可與當日與全球參與者觀星,並可通過網絡媒體和社交平台交流星空照片和天文知識。市民亦可以參與其他海外天文機構的觀星網上活動,觀賞到月球表面、行星和季節星座。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港天文教育組主席薛俊朗表示,亦無國界天文學家亦舉辦主題天文直播講座和工作坊,主題包括澳洲土著的星空傳說故事、深空天體觀測、行星繪畫活動和星空音樂會,各地的天文愛好者能交流科學知識,以及在星空保護下的歷史文化遺產。
此外,「國際暗天協會」(International Dark-Sky Association)亦會於4月22日至30日舉辦「國際暗空週」活動,包括「全球尋星計劃」(Globe at Night)的公民科學家計劃,邀請市民成為公民科學家,記錄觀測星象的時間、地點和四周環境的夜空光度,通過對比電子星圖的星體,分享當晚肉眼觀測到甚麼星座和天氣狀況。
同時擔任「國際暗天協會」國際委員薛俊朗稱,相關的觀測數據和狀況,能夠協助國際天文機構和觀測站繪製光污染地圖,方便統計和研究世界各地的光污染問題,包括能源浪費、影響生活健康和自然夜間動物的棲息,方便於未來按城市的需要和情況,推出暗空保護的計劃。
他又期望活動能令大眾關注光污染對城市社區和自然生態的影響,通過改變戶外照明和日常生活習慣,實踐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模式,共同欣賞和守護在黑暗環境中美麗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