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持續 理大研究估達4成人口有創傷後遺症

202205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理工大學調查本港爆發第4波疫情期間,有超過一成受訪者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視像記者會截圖)
新冠疫情已持續超過2年,理工大學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期間,即爆發第4波期間,以電話訪問超過3,000名市民,當中69%受訪者年齡介乎18至59歲的成年人士,以在職人士居多,調查發現,有12.4%受訪者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反映他們可能存在創傷後遺症,而失業或沒有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較大機會出現創傷後遺症。負責研究的學者估計,第5波疫情期間,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的人口可能高達3至4成。
調查亦發現中年或以上、教育程度較高的已婚女性,較願意遵從不同的防疫措施;在各項防疫措施當中,受訪者認為保持良好的手部和環境衞生最為困難;45.6%受訪者表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當中多數是擔任家庭照顧者,教育程度較低的中年或以上已婚男性。團隊同時留意到,觀看疫情新聞的時間和創傷後遺症徵狀的嚴重程度有關。每天觀看多於一小時疫情新聞的受訪者,一方面會更遵從防疫措施及相關建議,但亦會有更嚴重的創傷後遺症徵狀。
理大神經心理學講座教授兼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指出,持續處於壓力狀態而不加以管理,對情緒及日常生活會帶來負面影響,長遠而言,更可能導致精神健康問題。他呼籲社會大眾正視疫情造成的創傷後遺症徵狀,留意自己的身體、情緒及社交狀況等變化,一旦出現相關徵狀而影響生活,應向專業人士或社福機構求助。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