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處新處長上場 楊恩健訂3大路向

202206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於今年3月底上任,統領逾1.1萬名消防及救護大軍。他接受《東網》獨家專訪時表示,過去30年的工作生涯中都是着重「建設」,包括訓練人員、審批地標建築項目等。展望未來,他銳意推動消防以高科技協助救災扶危,提升行動救援效率,並就防火工作有3方面發展路向,強調:「每參與一個項目都是挑戰、都是學習,只要盡力去做,就可能見到好收成。」一番說話除自勉外,亦勉勵廣大的市民。
消防處有154年歷史,由以往僅提供滅火救援,至現今進行防火規管、參與大型基建,在香港工程師學會有一定地位;救護方面由以往負責運送病人,至今有輔助醫療且不斷提升。楊恩健於1992年4月入職消防處,經過30年耕耘,出任第12名華人消防處處長,他感到十分光榮。對於當初加入消防處的原因,楊指他與大部分的同事一樣,初心都是想幫助別人,服務社會。
他加入消防處後先後加入行動組、在元朗八鄉消防訓練學校做教官、在防火組做圖則審批,本港不少地標建築他有份審批,包括尖沙咀環球貿易廣場、1881 Heritage及中環孫中山紀念館。他於2009年調任策劃組,參與興建將軍澳百勝角消防及救護學院,2014年起參與第四代調派系統的研究。
談到處理難忘事故,多年前他擔任見習消防隊長時處理一宗化工原料廠三級火,眾人合力把危險品移除,一名退休在即的消防總隊目搬運危險品桶時,桶底突甩脫並發出「嘭」一聲爆炸,霎時間火舌亂竄,總隊目滿面血,傷勢嚴重,幸好留醫一段時間後康復。事故讓他深深體會到工作上有很多不能預計的危險,所以他在每次行動前都會做好風險評估,保障同事及自身安全。
展望未來,消防處對防火工作有3方面發展路向。第一是執行《危險品條例》,經修訂後的條例對危險品規管制度與國際標準一致,危險品的包裝、標記和標籤也要符合新例規定,有兩年寬限期讓業界及市民適應。其次是推動處方去年修例推廣的家居獨立火警偵測器,去年底先導計劃中,義工隊為全港百多名單身長者安裝偵測器,又協助檢視有否家居火警隱患。
第三是一站式審批大型基建,以確保符合消防安全標準。他解釋,近年有多個大型工程陸續落成,包括啟德體育園、機場三跑系統及西九文化區博物館等,冀處方進一步由監管者角色變促成者,多與業界溝通,令審批驗收更暢順,他舉例,博物館消防設備驗收後,要再申請娛樂場所牌照,「一站式」服務可讓承建商知道驗收後申領牌照有何要求,便利業界。
至於面對北部都會區等新市鎮的發展,楊稱處方希望增加消防局及救護站等,確保有足夠的滅火及救護資源。另會適時考慮加設辦事處及應急教育設施,方便區內食肆及娛樂場所等申領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