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成受訪者不滿公院門診服務 協會促政府成立專責醫療機構

202206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社區組織協會促請政府成立專責機構,管理本港基層醫療系統。
鑑於本港近年公營醫療負擔不斷加大,社區組織協會於本年4至5月間,訪問241名基層市民,發現公立普通科門診為最多受訪者第一時間會到的醫療機構,當中有22%受訪者表示不滿其醫療服務,原因離不開候診時間過長,及難預約診症等。組織促請政府成立專責機構,管理本港基層醫療系統。
調查又發現,現時普通科門診名額不足,基層市民又難以負擔私家醫生收費,加上30%受訪者稱以專科或急症室作為第一接觸點,故覆診期長及急症等候時間長等因素,致基層求醫無門,未能及時在有需要時得到服務。另外,調查更指出,尤其晚上、假期、或在家中透過電話,均未能得到基層醫療服務,反映長工時、手停口停的日薪時薪者或行動不便人士等弱勢社群,難以在上述時間求醫,同時,私家診所雖星期六日仍有開放,惟醫療費用是另一大問題。
社協認為現時大部分基層醫療提供者都是私營,據調查所得,私家診所屬第3位受訪者第一時間會求醫的地方,建議政府善用私營醫療服務,惟調查亦指出「費用昂貴」為受訪者最不滿的地方,故若要善用私營醫療的資源,政府亦應考慮檢視醫療券制度,包括增加金額及改善使用不當問題。長遠而言,則應成立基層醫療健康管理局,加入病人組織等持份者,使醫療資源分配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