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少運動多零食 十個細路一個肥 超重比率飆近兩倍
202206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2年,令學童生活及飲食習慣出現重大改變,衍生出不少健康問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聯同香港兒科基金近日一項調查,顯示本港兒童的飲食、睡眠、運動、打機習慣在新冠疫情期間全線失守,導致疫下兒童超重和肥胖的比率增1.8倍。此外,面對返校復課,不少學童亦未能適應,表現出抗拒。研究團隊建議從政策、校園及日常生活多方面着手助兒童逐步重回「健康正軌」。
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聯同香港兒科基金,於2022年5月中至6月中訪問1,439名幼稚園或小學學生的家長,了解他們由2020年至今子女在生活習慣及健康上的改變。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兒童超重或肥胖比率較疫情前上升1.8倍,當中高小(9至13歲)兒童的超重和肥胖比例比率更由疫情前的7%,增至24%。55%家長表示子女吃零食及喝含糖飲料的分量均有所增加;近59%兒童甚至因多吃零食而影響正餐;年紀較大的孩子出現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比率較年幼的高。
此外,有36%學童曾因而發脾氣,29%表示寧願繼續停課,受訪家長中有20%坦言對於子女需要重返校園及重新調整生活節奏感到無助,20%家長壓力水平高達9至10度(10度最高),而兒童的快樂指數下跌幅度更達35%。整體而言,兒童的健康指數在疫情期間下跌10%,快樂指數下跌21%。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