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瑪麗醫院處方內地藥物 醫管局:供應緊張從不同地區採購

202207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爆發新冠疫情至今已逾兩年,當中歷經5波疫情,醫療及藥物供應壓力大增。有網民昨日(4日)在社交平台發文反映,指其友人前往瑪麗醫院如常覆診,惟在藥房取藥時,發現處方的藥物與以往大大不同,由止痛藥「Panadol」轉為寫有簡體字、由四川省成都市出產的「对乙酰氨基酚片」,直言對轉藥廠感到憂慮。
涉事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及討論區」發文,其朋友覆診後獲醫院處方內地止痛藥及胃藥,又擔心「以後唔會再開香港Panadol」,並附上今次醫院處方藥物的圖片,包裝上皆為簡體字,盒未有任何英文藥名。東網翻查資料,該款「对乙酰氨基酚片」寫明用於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發燒),同時也用於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痛經。
醫管局表示,藥物品質及安全是醫管局採購藥物的首要考慮,局方會按實際情況,包括藥物供應、物流運輸等,從市面上採購合乎衞生署相關註冊和品質規定的藥劑製品,供轄下的公立醫院和診所使用。在特殊情況或當藥物出現未能預計的供應問題時,如因疫情嚴峻導致個別藥物供應緊張,當局或需從不同地區進口採購合約以外的藥物,以確保病人得到適切的藥物治療。但強調局方會在獲得政府有關部門許可後,方會引入有關藥物。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回應東網記者時指,往常均有來自東歐、越南、內地等不同藥廠投標給醫管局,全部均是雜廠藥。醫管局比較質量及價錢後,「邊度平買邊度」,每次大約提供一至兩年的供應量,惟供應一直以來都不穩定。他又指,醫管局推出不同藥物為常態,由於本地的Panadol價格貴,副廠藥或雜廠藥價錢為正廠藥5%至10%,認為不存在訂唔到貨,只是「邊度平揀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