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不良營商個案微升4% 美容院職員追營業額硬銷服務惹投訴

202207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海關今年首5個月共接獲2449宗懷疑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舉報。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經濟,各行業在各種防疫措施下狹縫求生,但部分經營手法或觸犯法例。香港海關今日(8日)公布今年上半年涉及不良營商手法的個案數字,並指出疫情下相關商戶的營商手法亦有所變化,例如美容業投訴急升,相信是美容院重開後,職員為追趕營業額,積極推銷客人並無興趣的服務引致;而網購興起,有個案獲逾200人投訴,指賣家收錢後未提供貨物。海關呼籲市民光顧有良好信譽的商戶。
今年首5個月,海關共接獲2,449宗懷疑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舉報,較去年同期輕微上升4%,當中涉及貨品和服務行業的舉報分別為1,629宗,佔整體67%;而服務行業相關的投訴有820宗,較去年同期上升25%。而疫情下旅客較少,藥房或海味店生意下降,轉攻本地客,就貨品相關的舉報,特別是涉及參茸海味店和藥房的不良營商手法有顯著變化,包括受害對象由旅客轉為本地居民,部分商戶未經客人同意便將藥材磨成粉,迫其「硬食」;又有店舖利用長者記性差或怕麻煩,哄騙其買下貴價貨,以致有關防疫產品的舉報數字亦有所增加。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署理高級監督蔣依莉指出,有關服務行業的舉報主要涉及美容、健身、裝修、旅遊和教育,其中以銷售旅遊服務和教育服務的不良營商手法變化最為顯著,涉及虛假商品說明及具威嚇性營業行為。在2019年,美容業投訴僅有300多宗,但去年卻急升至1,021宗;另有教育機構為吸引客人而虛稱導師資歷,令舉報增加。疫情下,由於各地實施出入境限制,故旅遊及航空業投訴有所下降,但市民轉為在本地「宅度假」(Staycation),有關銷售本地酒店服務的舉報明顯增加,由2019年的15宗上升至2021年的58宗,而今年首5個月則出現17宗本地酒店投訴,包括景觀與宣傳相片不符及部分設施關閉。雖未至觸犯法例,但海關會與酒店業界溝通,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
至於網購方面,海關指快速支付平台付款增加追查難度;又有市民於社交平台購買外科口罩逾5萬港元,卻獲以膠袋包裝的無標記口罩,涉案人被判入獄3個月。海關巡查防疫物資銷售,截至今年上半年,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及《消費品安全條例》的案件有40宗,檢獲超過3,856萬個外科口罩及其他防疫產品,涉及金額逾1.44億港元,共拘捕91人。教育服務方面,自疫情開始以來,有關本地訓練班或興趣班的舉報亦有所增加,主要涉及相關機構就資歷認可作出虛假聲稱。海關自去年至今,共破獲8宗與教育行業及資歴認可相關的不良營商行為個案,涉及的課程包括獨木舟課程、咖啡師培訓班和兒童訓練課程。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