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不堪鼠患為禍 當局擬訂績效指標

202207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一向以現代城市自居,惟環境衞生、鼠患問題嚴重,政府架構重組後,環境及生態局負責環境衞生、食物安全政策等事宜,局長謝展寰接受東網訪問時表示,其工作有3大方向,包括是為環境局,以及今屆政府重點關注的街道環境衞生問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他知道以往食環署有投放眾多人力、物力處理鼠患問題,包括去年以逾7億元公帑收集6.7萬隻老鼠,但亦理解市民「感受不到」滅鼠工作的最終成效。
他指鼠患、後巷雜物阻街等環境衞生問題,並非食環署單一部門能處理,所有問題均需多個部門參與,但以往部門間的責任劃分不清晰,部分責任無人承擔或出現權責重疊,令管理工作成效不彰。新成立由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主責的「地區事項統籌工作組」會再劃分將各部門的權責,工作再重整,亦不排除修改法例,以結果為目標,又說自上任起20多日內已與卓開了5次會,強調環境局不會「卸膊」,包括將環境衞生的責任推予工作組;他仍需時仔細了解食物環境衞生署等部門的運作,會花時間親身觀察,了解前線人員工作,以及相關監管情況,了解後法改善,「當然不是行多幾次街就得!」
本屆政府重視關鍵績效指標(KPI),而於捕鼠方面,謝展寰說,以往政府一直思考如何訂立成效指標,但難以訂立「捉得老鼠多反映到底是捕鼠成效高,還是鼠患問題嚴重呢?」,亦受多方面因素影響。謝認為整合工作上,可評核食環署工作數量的表現,亦評核整體成效的表現,包括捕鼠量、市民投訴宗數等多個指標。若多個指標向好,便能反映實際表現,但現時未有具體做法。他又對食物、環境衞生「好有期望」,若5年任期內有改善,將為其最大滿足之處。雖然近年街道、公廁衞生等較40、50年代有改善,但仍追不上金融、科技的發展程度,他任內會多花時間處理,亦要市民的習慣配合。
至於環保方面,謝展寰提到會加速以往的藍圖,亦會更「貼地」,關注基層地區生活環境問題,包括處理茶餐廳油煙、工程噪音等,「做多啲工夫」,令更多市民受惠。他又說,疫情後發現食物安全及供應出現缺口,食物容易受運輸、外地因素等影響,期望促進漁農業可持續發展,亦會修改食物安全標準,保障市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