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者不滿八達通消費券分期領取 團體籲政府發放現金

202207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調查指高達8成受訪者認為發放現金津貼比電子消費券好。(何思琪攝)
第2階段消費券即將發放,有團體今日(26日)公布有關市民對2022年第一階段消費券計劃的意見調查,結果發現過半數受訪者表示不滿意八達通需要用完該期消費券的所有金額才能領取下一期,且高達8成受訪者認為發放現金比電子消費券好。團體建議政府增加八達通增值上限、取消八達通的消費累積總額要求、提供現金領取方式,及擴闊消費券使用範圍等。
本地團體「基層願景」於本月13日至20日進行調查,共收集369份結果。有56.1%受訪者表示不滿意八達通需要用完該期消費券的所有金額才能領取下一期,惟仍有近6成受訪者使用八達通領取消費券,其次是支付寶,佔2成5。有53.1%受訪者認為電子消費券較難在小店中使用,而政府推行消費券後,選擇去大集團消費的受訪者增加了9.6%,選擇去小店的則下降6.5%,反映集團式經營商店受惠較多。有9成受訪者希望能一次性領取消費券,亦有8成受訪者認為發放現金津貼較好。此外,更有高達7成受訪者認為推行電子消費券後區內物價上升,團體認為這是弄巧反拙,長遠增加基層市民生活壓力。
74歲的劏房戶何先生表示,因消費券不能用以繳交租金,只好用來購買新電器,但他認為其實舊電器還能用,變相不能用得其所。他更指,有一次妻子的八達通負數,卻不能領取下一期消費券,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還有20港元消費券未「清零」,使他們感到十分混亂。團體表示,消費券的推行不應只從「帶旺經濟」出發,應先考慮市民切身需要,建議政府增加八達通增值上限,並取消八達通電子消費券的消費累積總額要求,避免市民混亂及因未「清零」而無法領取下一期消費券,而政府亦應同步提供現金領取方式,及擴闊電子消費券使用層面範圍至繳交租金、水電煤費用、公共機構收費及教育開支等,貼近基層市民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