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滿布白色「腫瘤」 疑生癌或惹寄生蟲 網民睇到密集恐懼

202208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日天氣炎熱,整番條肉質結實,帶鹹香的潮式凍烏頭都咪話唔過癮,不過,不少人浸烏頭前都未有剖開魚肚,原來隨時內有「乾坤」。有網民昨(4日)在社交網站發文,指家中長者在大埔中心買了一條烏頭,只見魚身內藏有很多「白色一點點」,恍如「腫瘤」抑或寄生蟲,感到十分惡心,請教網民該條魚是否生癌或染有病毒。有家庭醫生指出,未知烏頭內「是否存有寄身蟲咁簡單」,有可能涉及不知名的病毒感染,故不宜食用;再者,市民在處理魚類時,某些寄身蟲可經皮膚的傷口進入身體,為穩陣起見,見到以上情況應立即捨棄該條魚。
該名網民在Facebook群組「大埔 TAI PO」貼出一張照片,只見事主所購烏頭,魚身長有密集的「白色一點點」的腫瘤,魚頭最多,觀之令人毛管戙。網友看過圖片後,即時「密集恐懼症」發作,呼籲事主連同有問題的烏頭到魚檔「退錢」。有曾在三門仔魚排釣烏頭的釣友分享,曾遇上同樣情況,「(腫瘤)喺骨嗰度發出」,再劈開魚身,用手指撳吓係粒狀扁硬似癌症。有網友則指出是寄生蟲的卵,促事主不要食用,「即掉咪食」。
家庭醫生鄭志文表示,魚肉內的寄生蟲經煮熟後,基本上「無乜大影響」,因為大部分寄生蟲並非有毒,煮熟後只是「核突啲」的蛋白質,因此蟲蛋「煮都100°C熟都差不多無問題」。他續指,若魚是未煮熟或是生的狀態,最常見是三文魚卵進入身體後,會引致腸胃炎、屙嘔肚痛;進食淡水魚魚生,例如鯇魚,則易造成「生蟲」,即寄生蟲在體內寄生。不過,生蟲理應不會直接傳染他人,只要知道是涉及甚麼蟲,可用相關杜蟲西藥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