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買後付」隱藏風險 小心墮免息陷阱過度消費

202210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先買後付」容易令消費者「先使未來錢」。
隨着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多種電子支付工具經已普及化,「先買後付」就是其中一種新興的金融產品。「先買後付」是一種分期付款產品,常用於網上及小額交易。「先買後付」的付款期通常較短,大多為三個月。雖然部分「先買後付」平台聲稱提供免息分期服務,但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宜留意當中亦涉及不同名目的費用(例如:延期付款行政費、戶口解凍手續費)及使用條款(例如:退款、終止或暫停帳戶、責任限制、爭議解決安排)。
消委會分別於去年及今年1月至8月,收到9宗及18宗涉及「先買後付」的投訴。投訴內容包括銷售手法、責任問題等。例如商家未有清楚解釋甚麼是「先買後付」平台就誘導消費者開戶,消費者甚至不知道「先買後付」是由第三方提供。亦有消費者表示被無理凍結帳戶後,無法聯絡相關平台。此外,當消費者欲取消交易時,其退款機制亦時常出現問題,消費者致電到平台後,往往只得聊天機械人回應,並未能即時得到協助,亦較難取得退款等。
消委會忠告,無論「先買後付」定性如何,是信貸產品還是付款安排,消費者都需要分期繳交欠款,都是「先使未來錢」。這種消費模式容易令消費者產生假象,高估自己的負擔能力,導致過度消費。尤其是有財務困難、對數碼支付缺乏認識的消費者來說,更應避免不經意地「先使未來錢」,當最後無力付款,除影響信貸紀錄外,更可能陷入不斷借貸度日的惡性循環。最後,消委會建議,消費者若考慮使用「先買後付」分期付款產品,應充分了解「先買後付」的條款和細則,準時繳還欠款,避免墮入過度消費的陷阱。同時亦應仔細了解退款及退貨流程,以及平台有否提供適當的客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