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區觸覺引路帶受雜物阻礙 視障人士絆倒受傷

2022102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近年廣建無障礙設施,志在發展共融城市。然而,東網近日巡查多區發現,不論供視障人士使用的觸覺引路帶,抑或輪椅使用者必須的斜台,都存在「只建不管」的情況,在長沙灣、上水及粉嶺有觸覺引路帶不但被違泊的電單車及單車阻路,甚至連垃圾桶亦被置放引路帶中央成路障。粉嶺有數以十計單車停泊在引路帶上,視障人士無從通過,有視障人士曾被違泊電單車絆倒受傷。團體促政府就違泊事宜執法外,亦應就無障礙設施的用途加強宣傳,真正實踐「無障礙」。
「我都聽過啲視障朋友撞倒啲違泊電單車而受傷,其實呢啲障礙對我哋嚟講好危險!」手持盲人手杖沿着東京街近荔枝角道交界的觸覺引路帶前行的視障人士譚先生,在毫無預警下肩膀撞到一輛停泊在引路帶邊界的電單車尾箱,其後再撞到電單車延伸出引路徑範圍的側鏡。他慨嘆,引路帶上障礙重重,一般人或者不為意,但對依賴這些引路帶前行的視障人士而言,任何阻礙的物件都足以令他們受傷。
堅毅忍者‧障殘人士國際互助協會總幹事王素琴說,政府有指引,觸覺引路帶兩旁都要預留至少300毫米距離,讓視障人士安全地通過,惟大多市民不知情,不但電單車及單車違泊阻礙引路徑,連垃圾桶亦放在引路徑中間,令她哭笑不得。她建議政府一方面要教育大眾引路徑的用途,另一方面也要指示清潔工等,不應以雜物佔用或阻礙引路徑,盼市民能易地而處,讓社會達致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