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門診輪候時間長 盧寵茂冀發展基層醫療為公院減壓

202210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港醫療系統不斷收到挑戰,醫管局多項專科門診穩定新症及手術輪候時間持續增加。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早(29日)在電台節目表示,本港公院內科病人佔的數量最多,近9成專科服務由公院提供,但只有不足一半專科醫生在公院服務。施政報告提出縮短專科新症輪候時間,當局希望先在內科推行。近年受人手流失及新冠疫情影響,公共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要長遠解決專科輪候時間長的問題,需要發展基層醫療,改變「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 。
根據醫管局的報告,九龍西眼科專科門診繼續成為「重災區」,第二優先類別個案輪候時間中位數,即8周內可見醫生,僅有4成人達標,穩定新症90百分值數的輪候時間更要3.3年。綜觀而言,8大專科門診的穩定新症,5科的輪候時間均增加,分別為眼科、婦科、外科、精神科及兒科,當中眼科專科門診穩定新症輪候時間平均為2.75年,即143周。
另外,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的最長輪候時間,亦較去年的56個月增加16個月,要等平均6年,即72個月才可接受手術,其中新界西聯網更要等103個月,即約8.6年才可做手術。而在照CT、磁力共振等頂目方面,輪候時間都有所上升。
《香港疫慌》專頁:http://hk.on.cc/fea/hk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