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錄32條鯨豚擱淺 環境局籌備新北大嶼海岸公園

202211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當局指本港鯨豚擱淺個案分布於沿岸各區,無明顯分布模式。
本港海洋生物保育情況長期受市民關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16日)回覆議員時表示,去年本港錄得32宗鯨豚擱淺個案,按年少20宗。為保護中華白海豚和江豚等重要海洋生物,漁農自然護理署已設立多個海岸公園,計及分別於2020年及2022年指定的大嶼山西南海岸公園及南大嶼海岸公園,本港受保護的海域總面積達逾6,000公頃。該署正籌備指定新的北大嶼海岸公園,料屆時受保護海域總面積將超過8,500公頃。
謝展寰表示,本港鯨豚擱淺個案分布於沿岸各區,如西貢、清水灣、南區、南丫島、大嶼山及屯門等,無明顯分布模式。鯨豚擱淺紀錄全年12個月亦會發生,其中中華白海豚較常於夏季擱淺,而冬季則有較多江豚擱淺紀錄。謝又表示,今年度政府於海洋保育工作的開支估算為9,923萬港元,較少於上一年度的1.02億港元;下個年度開支估算則為8,665萬港元。海洋保育工作主要包括:將有重要生態價值的水域指定為海岸公園或海岸保護區、持續研究和監測香港海洋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制定及採取適當措施以保育重要的海洋物種等。
至於市民近年關注「明日大嶼願景」填海計劃相關工程恐影響海洋生態。謝展寰指,現時的填海技術能有效減低工程對周遭水質和生態的影響,例如「非浚挖式填海方法」及「深層水泥拌合法」,可免卻移除海床淤泥的工序,能完全消除移除海床淤泥對環境造成的汚染。政府亦會盡量保留現有生態海岸線,以及在可行情況下於人工島建立人造生態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