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調節肌張力 改善中風後遺症

202211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高血壓、高血脂等都是造成中風的高危因素。
近年市民對中風無不談之色變,只因中風發病急、變化快和死亡率高。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中醫師呂日持解釋,以中醫的角度來說,中風是病名,是外邪侵犯肌表,即太陽中風。中醫認為,中風的出現主要由於心、肝、腎,多個臟腑陰陽失調,加上風、火、痰、瘀各種致病因素互相影響,以致腦部血氣逆亂或血行受阻,血溢脈外,腦失去其功能。
此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先天腦血管異常、肥伴、年老、吸煙和嗜酒都是造成中風的高危因素。而當遇到情緒過度激動、天氣溫度變化、疲勞過度等都可誘發中風。
中風分為中經絡與中臟腑兩大類型。中經絡者多以半身不遂、偏身感覺障礙、口舌歪斜、言語不清為主要表現,少有不省人事,病勢相對緩。而中臟腑者則以神機受損,昏迷不醒,病位深,病情危重為其特徵。除了以上痛楚外,中風亦會出現吞嚥困難、口齒不清、智力障礙、半身不遂等的後遺症。
中醫學亦有助治療中風。而對於中醫學來治療中風方面,中醫治療中風是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對病人症狀,舌象、脈象來確立治療方法,選擇相應方藥、針灸,對病人進行個體化針對性治療。而以中醫治療中風可以促進腦功能康復,預防腦血管病復發。除此之外,中醫治療亦防止中風後臟腑功能衰退。通過針灸抑制作用,調節肌肉張力,防止肌肉痙攣或弛緩,並能改善患肢麻木的感覺障礙、語言障礙、吞嚥困難等中風後遺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