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6個研究團隊獲醫健獎 每個獎可獲38.9萬港元資助
2023年01月09日 02: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大6個團隊的研究項目,獲「美國國家醫學院健康長壽催化創新獎」。(相片由港大提供)
《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意思就是探究事物的原理,繼而得到學識。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醫學院和理學院的6個研究團隊,獲美國國家醫學院頒發「健康長壽催化創新獎(香港)2022」,囊括香港區10個獲獎項目中6個。港大補充指,香港10個獲獎項目,每個可獲爲期最多12個月共約38.9萬港元資助,以及團隊成員(最多6位)每位3萬港元津貼,出席今年的創新高峰會。
港大表示,第一個獲獎項目是工程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李安國團隊。團隊利用嶄新人工智能因果模型技術,以加速發掘有效治療阿兹海默症的藥物。港大指,此創新的方法,同時由人工智能及醫學專家引導,集兩者優勢,有望大大提高研發治療阿茲海默症藥物的速度和準確性。第二個得獎項目是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陳佩團隊。團隊使用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研發組織工程骨軟骨組織,並發現在兔外傷性骨軟骨缺損的模型中,植入自體間質幹細胞衍生的骨軟骨組織工程可使透明軟骨快速及持續地形成,骨軟骨邊界層再生及一體化,恢復基質成分和機械性能,甚至與自體移植可比。
第三個項目則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吳陳沭團隊,提出一種非接觸式、低成本的跌倒檢測技術,在普通商用智能音箱上實現智能聲學感知功能,監測老年人行爲,實現跌倒檢測和跌倒相關的行爲數據分析。本項目可爲長期收集跌倒相關行爲數據提供途徑,從而支撐未來以數據驅動的老年人跌倒預防和健康護理。第四項研究得獎者是工程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副教授李維寧團隊。團隊透過超聲彈性成像方法量化肌肉彈性和運動,項目有望為活體骨骼肌提出新型力學公式、建立前所未有的個體化檢查定量工具,用以評估肌肉狀態,以及在年紀增長過程中,保持高品質骨骼肌,維持健康生活方式。
第五項得獎者為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劉澎濤團隊。團隊研究使用人類體外的滋養層幹細胞來分化為合胞體滋養層細胞,以一種新型細胞系統來研究人類衰老,並用作抗衰老藥物的篩選。最後是理學院生物科學學院講座教授鄒國昌團隊開發首個基於小分子的分泌素受體調節劑,它不僅具有與分泌素肽相似的降壓作用,還具有更長的半衰期,約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