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樹種單一影響成效 拖慢森林恢復進展

2023年02月20日 17:4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內只種植尾松的區域,森林恢復進展較慢。
植樹向來廣泛認為是促進森林恢復的最佳途徑之一,惟香港大學和專家最新研究發現,植樹時樹種若過於單一,森林恢復進展會受阻礙。以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為例,影響最少達幾十年。
大埔滘作為本港首個自然護理區,建於1977年,佔地460公頃,自二次世界大戰後陸續種植馬尾松、白千層、紅膠木等樹種,目前擁有全港最大片的次生林。是次研究人員透過1956年和1963年航空照片中的植被類型,並結合大埔滘20公頃森林監測樣地資料作分析。結果發現,1963年時種植馬尾松的區域,幾十年後物種數量、個體大小仍然比其他自然恢復的區域低;一些原本沿溪流分布,在成熟林常見的樹種,在幾十年後亦無預期般擴散至整個森林範圍。
專家指人類一直認為砍伐森林後,能在幾十年內從草地、灌叢逐漸恢復為森林,而種樹能幫助森林恢復,惟是次研究結果反映過程並非如此簡單,如種植樹種單一,只種馬尾松或者有限的幾個樹種,不但不能幫助森林恢復,更可能成為阻礙。森林難以重建相應的生態系統功能,令昆蟲、鳥類和各種動物難以棲息。專家又指,在上世紀70年代,松材線蟲爆發導致大量馬尾松枯死,故相關區域又變回草地和灌木叢,森林恢復進度至少延後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