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甲打假波愉園疑有份 足總認衰:低級別聯賽較難監察

2023年05月17日 09: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球壇再爆出「打假波」貪污案。廉署拘捕23人打假波集團,包括一支甲組足球隊教練及11名足球員,涉嫌在2022/23賽季,以貪污賄賂的手法操控該支足球隊在聯賽中的表現及賽果,從而在非法外圍賭博投注上獲利,而涉貪球員每人每場可獲利數千元。據悉,涉案球隊為本地老牌球會「愉園」,主教練趙覺超、球員程文俊、陳浩峰、雷文廸及霍斌仁等人被捕。
足總主席貝鈞奇今早(17日)在電台節目表示,事件有損球壇聲譽,有人更形容為恥辱,但事件涉及較低級別的業餘賽事,相信對本地足球發展未必有很大影響。他又指,10多年來甲組球賽曾出現「打假波」事件,故監察較嚴謹。惟甲、乙、丙組聯賽範圍比較闊,隊數及場數亦多,相信很多不法集團,會由高級別賽事轉向較低級別的聯賽埋手,承認足總較難監察。
貝鈞奇提到,現時會交由國際機構監察、了解球賽有否問題,亦會加強管理。若足總的管理層發現問題,例如不正常賽果或球員表現,會就此展開探討。但要令外圍組織主腦繩之以法,最終要交由執法部門處理,足總難以以作出調查。至於有人批評本地球員待遇欠佳,部分球員只有車馬費,成為受賄誘因,貝鈞奇指,不少業餘球員本身有正職,只因熱愛足球,不計較報酬作賽。
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及副系主任雷雄德對此案感到驚訝,涉及人數及球隊參與的組織性龐大, 衍生包括賭波及年輕人的價值觀等,他又批評現今教育制度過分着重學術成績,需要培養年輕人的拚搏及認真態度,值得社會討論。他認為上一輩打波或是為興趣,現時年輕人價值觀轉變,或會較容易受誘惑,做出不恰當行為,他認為足球產業發展過於狹窄,很難發展出公正的制度,引伸出體育和教育政策的深層次問題,建議當局檢討青少年教育、價值觀、體育發展等方面的政策。另立法會民政及文化體育事務委員會主席鄭泳舜表示,對事件表示關注和憂慮,擔心事件影響香港足球的形象,凸顯非法賭波風氣必須要遏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