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障家長照顧健全子女遇困難 「聰明使者」提供學業及成長指導

2023年05月28日 18: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傷健共融網絡推行計劃助殘障父母子女提供學業和成長指導。(袁志豪攝)
失明、失聰、肢體殘障或精神健康狀況不足的父母,在照顧子女時遇上不少困難。香港傷健共融網絡推行的「賽馬會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劃2.0」,專門為這些父母配對年輕志願者為他們的健全子女提供學業和成長指導,並安排一系列的家長培訓、輔導服務,協助他們提升教養技巧和改善親子溝通,期望解決殘障家長跨代貧窮的問題。香港傷健共融網絡在過去6年期間,為逾200多個殘疾人士的家庭配對逾200名大學生成為「聰明使者」與這些家庭同行。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劃下一期將於8月招募參加者。
香港傷健共融網絡今日(28日)發布《我的爸媽不聰明II》一書,結集了殘障家庭和「聰明使者」在參與計劃期間成長和轉變的經歷,當中除了失明失聰人士,也有精神病患康復者、南亞裔人士、單親家長的聲音。聽障媽媽田淑玲是家中的主要照顧者,但兒子的功課,她無能為力,幸獲計劃配對了「聰明使者」幫忙,兩名兒子的成績進步,性格也有正面的轉變。在中四時參加計劃的周曉晴的媽媽是視障患者,她指支援計劃拉近了她和視障媽媽的距離,亦指義工服務讓她多一份同理心,更能夠明白媽媽的困難。其中一位「聰明使者」高宇星服務兩個殘障家庭,他曾引導聾人家庭的男孩由無心讀書到完成DSE考試,讓不懂用言語溝通的孩子變得開朗,突破自己。剛成為父親的他說,這些經驗提醒他謹記親子溝通是需要雙向的。
機構委託香港都會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院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為支援計劃進行成效評估研究。結果顯示,家長在計劃最後一年評價最高的是與「聰明使者」有良好關係;學到親子溝通技巧,與子女更「親近」,整體生活質素和心理質素都顯著提升。受訪的健全子女認為與「聰明使者」互相信任;學會與人相處;與父母的關係正面。他們亦認同參加計劃後自信和自尊心顯著提升,參與社區和認識了更多朋友。香港傷健共融網絡主席林衞邦指,支援計劃確立了殘障家長、子女和年輕人三方共學、互助的嶄新模式能夠創造共益,並且展示傷健共融的實踐,是以平等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