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外勞小巴司機成本較高 首輪申請反應冷淡業界稱或需申加價

2023年08月06日 10:3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府推出的「行業輸入勞工計劃」,批准輸入最多兩萬名外勞,當中小巴及客車司機共佔1,700個名額,第一輪申請明(7日)截止。有小巴商會指,業界普遍持觀望態度,估計首輪反應冷淡,又指政府的規定下,聘請外勞成本比本地司機更高,可能要向政府申請加價。跨境巴士業界亦指,聘請外勞成本高,但人手短缺下仍然要遞交申請,預計會申請200至300個外勞配額。
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主席凌志強今日(6日)在電台節目指,商會會員旗下的十幾條專綫小巴路線,現時欠缺超過100個司機人手,首輪合共申請輸入10多名司機。他解釋,外勞到港後要時間考小巴牌,但兩地分左軚右軚,運作有不同,一旦司機考牌「肥佬」,他認為政府要設快期,讓司機重考,否則,司機如要等1年,僱主就要招呼他們食宿1年,因為僱主都要「計數」,所以大家仍然持觀望態度。
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則估計,整個小巴業界首輪只遞交約200個申請,遠少於當局提供的配額,反應相對冷淡。他解釋,外勞小巴司機月薪最少1.43萬港元,計劃下小巴公司要提供住宿,平均一人最少2,000港元開支,在「先聘請後考牌」下,2年合約涵蓋3至4個月考牌和培訓時間,攤勻合約期內外勞服務約20個月,每月成本逾2萬港元,將令外勞比本地司機人工更高,認為小巴亦相應必定要向政府申請加價。
永東直巴副總經理蔡順基指,他的公司會申請約100個外勞名額,預計單計跨境巴士行業,會有200至300個申請,佔客車司機配額約三分一。他指即使整體成本高過聘請本地勞工,在行業至少缺乏500個司機下,部分跨境路線未能復辦,別無選擇下,都需要輸入外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