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5年港整體樓價升幅1305% 大學生置業能力每況愈下
新青年論壇今(7日)公布《香港各世代大學學歷勞工住屋承擔能力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對比1987年及2022年的35年間,香港整體樓價指數升幅達1305.7%,大幅拋離通脹升幅的221.8%,而租金升幅則相對溫和,為279.4%。
研究又發現,最新一代大學畢業生(20至24歲)的初入職收入中位數為17,424港元,較2017年的15,856港元有所提高。但經樓價指數調整後,第八代(2022年)大學畢業生的初入職中位數收入為4,868元,雖較第七代(2017年)的4,492元稍有改善,但其置業能力遠遜於第一代(1987年)的17,490元。新青年論壇認為,樓市目前處於非常高水平,料樓市微調難減年輕世代置業負擔,增加資助房屋供應迫在眉睫。
新青年論壇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將1987年至2022年的大學學歷勞工,以每5年為一個世代作比較,即第一代為1963年至67年出生,現年55至59歲;最新的第八代則為98年至02年出生,現年約20至24歲。
研究發現,若將樓價指數拆分為不同面積的單位分類,近十年「上車盤」升幅最大。如以2012年至2022年的升幅計算,A類單位(實用面積少於40平方米)樓價指數上升87.3%,高於B類單位(實用面積介乎40至69.9平方米)的82.6%,以及整體樓價指數的 79.3%,本身置業能力較弱的年輕世代更難上車。另外,在租金指數方面,A類單位的升幅達30.8%,亦是在各類型單位中最高。
隨着年資及收入增長,由初入職(即20至24歲)收入到25至29歲時,呎價理應佔收入水平一個較低的比例,但研究發現,由於不同世代面對不同程度的樓市波動,呎價佔收入比例出現很大的變化。第一代的呎價比例從19.1%(1987年)升至25.5%(1992年),顯示薪酬增幅追不上樓價升幅。由於樓價下跌(1998 年亞洲金融風暴),第三代從42.4%(1997年)跌至14.2%(2002年),情況得到大幅改善。
及至近年,第六代在初入職時的呎價比例已經處於高水平,為52.5%(2012年),但到了 25至29歲時(2017年),其比例進一步上升至56.5%,反映日益沉重的置業負擔。第七代的情況只是稍有改善,其呎價比例從75.3%(2017年)降至 55.5%(2022年),但置業負擔仍然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