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收投訴申重建村屋11年未批 政府認有改善空間

2023年11月15日 13:1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陳學鋒指收到市民求助,稱重建村屋的申請11年仍未獲批。(葉名軒攝)
現時香港有超過700條鄉村,當中不少村屋樓齡超過50‍年,樓宇結構存在安全隱患。有議員今日(15日)在立法會上稱收到投訴,有村屋的申請為時11年仍未獲批,要求政府交代簡化重建村屋的行政程序及流程,以及為審批個案所需的時間訂立指標。有議員又收到求助,指當局不容許申請重建的村民申請繼續接駁公共排污系統,直言事件不合理。政府回應指過去5年,共接獲2,370宗重建申請,並在同期批出1,380宗申請,最長審批時間超過10年,同意有空間改善,承諾未檢簡單個案會用8個月時間審批。
議員陳學鋒指近日收到市民求助,稱重建村屋的申請為時11年仍未獲批,要求政府交代過去5年,重建村屋的申請個案中,申請被拒絕的個案數目及百分比,被拒絕的原因為何,以及現時尚在處理的個案中,用了最長時間處理的個案,要求政府交代簡化重建村屋的行政程序及流程,以及為審批個案所需的時間訂立指標。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重建申請一般涉及年代久遠的地契,所以需時審批,而由於複雜程度不一,批出時間難以一概而論,又指由2019年1月到2023年10月地政總署共接獲2,370宗重建申請,並在同期批出1,380宗申請,拒絕1,080宗申請,正處理2,020宗,地政總署未能批出申請的原因包括未能確立業權人、申請未交代方案。她又指2016至2020年超過一半個案在5年內完成處理,最長審批時間超過10年,最短時間小於1年,同意有空間改善,續指政府正優化處理程序,承諾簡單個案會用8個月時間審批。
身兼打鼓嶺區鄉事委員會主席的議員陳月明指大量鄉村沒有公共排污系統,只有部分可以接駁政府排污系統,過去收到求助有村民申請重建,不獲繼續接駁排污系統,要求在屋內建化糞池,才批准重建,直言事件並不合理,要求政府保持同理心和人情味。甯漢豪承諾如果發現排污要求有不理順的地方,會確保有統一處理準則,以減少誤會加快重建。
議員李世榮表示,現時新建村屋申請和重建村屋申請同列同一條隊,憂慮新舊隊伍列在同一條隊會拉長處理時間,問及政府能否分開處理。甯漢豪指政府雖然列明指標,不代表政府會不處理舊有個案。
議員陳學鋒會後補充,指政府承認審批個案流程比較慢,亦收到求助指即使做好重建,但沒有人驗樓,導致入伙紙未能批出。另一議員陳恒鑌也指政府經常向村民提出「唧牙膏式問題」,導致流程一拖再拖,村民感到「極度無助」,建議政府毋須每個個案都核實測量師結果,而是採用採樣檢查,並增加人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