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區會討論垃圾徵費 區議員:延遲實行亦未必能解決問題

2024年02月02日 19: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沙田區議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垃圾徵費的執行細節。(徐家浩攝)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雖籌備多時,但執行細節方面坊間普遍存疑。環境保護署代表今日(2日)出席沙田區議會特別會議,闡述垃圾徵費計劃的籌備工作,以及支援市民回收的措施等。會議上有聲音認為,當局將垃圾徵費計劃推遲實施以爭取時間講解,然而政策沒有調整的話,今日解決不了的問題,講多4個月亦未必可以解決;又質疑計劃下基層人士可獲補貼的安排,有違政策原意。
環境保護署高級環境保護主任(廢物收集及徵費)程健宏在會議上費了不少唇舌,詳細講解計劃下,指定標籤和按重量棄置垃圾的適用範圍,以及私人屋苑、公屋、鄉郊村屋、三無大廈的處理措施,和在住宅大廈推行回收系統的框架。
區議員黃宇翰指有關計劃已討論近10年,就算再講多4個月,問題未必可妥善解決。除了大家都關注的執法問題,有關徵費對有錢人可謂不痛不癢,基層人士則可免費獲得指定垃圾袋或補貼,變相令社會上的貧富階級,蒙受政策影響十分輕微。另一區議員梁家輝亦同意黃宇翰的見解,指富裕階層「唔旨在」、基層則可獲補貼,擔心會失去政策的初衷;況且在執法方面亦相當棘手,指一幢樓宇往往30多層,若都安裝閉路電視勢必帶來額外負擔。
對於私人屋苑處理傢俱等大型垃圾,需採用按重量入閘的做法,區議員林宇星認為會導致接受垃圾貼上指定標籤的公共垃圾收集站爆滿。事關按重量收費的代價,有機會高過指定標籤的11元。區議員蔡惠誠都認為處理大型廢棄傢俬好麻煩,若貼上標籤繼而電召客貨車移送公共垃圾站棄置,或會更划算。區議員羅伊琳就指馬鞍山沒有綠在區區,而即使有,其開放時間對在職人士並不友善。
程健宏重申在6個月的適應期內,房署管理的公屋戶都可免費獲發指定垃圾袋,不過已出售單位則要自費購買。他強調垃圾徵費的做法是參考其他城市經驗,釐定收費亦同鄰近城市相若,冀藉住收費而種下揼垃圾有代價的意識,畢竟按法例精神,住戶覺得「肉赤」才奏效。又指有關措施,並非政府財困而向市民荷包打主意,政策目的是希望做到減廢的火車頭,降低碳排放,減少垃圾棄置量,紓緩堆填區負荷,以及讓回收相關的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