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去年啟用 惟成本高難取代東江水及本地集水

2024年02月04日 12:4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廣東輸入的東江水佔香港食水供應總量約70%至80%,當局近年探索和發展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新水源,淡化海水是其中之一。將軍澳海水化淡廠於去年啟用,第一階段於12月22日開始供應食水,產量為每日13萬5千立方米,日後可擴展至每日27萬立方米,供應本港約5%至10%食水用量。水務署指有助提升供水韌性,但成本較本地收集雨水和東江供水為高。
水務署工程師(顧問工程管理)黎漢霖表示,於2002年及2007年完成相關技術的可行性研究,確定香港採用逆滲透海水化淡技術生產的食水,符合香港食水標準,而海水化淡廠坐落將軍澳137區,臨近海邊,附近的海水渾濁度較低,水質較為穩定,宜作海水化淡。海水在完成所有處理過程後成為食水,匯入北港濾水廠,與其他來源的供水一同經由將軍澳食水主配水庫提供予西貢、九龍東及港島部分地區使用。
黎漢霖解釋,海水化淡廠有助開拓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水資源,使水資源組合多元化,以保障香港供水穩妥,並提升本港供水韌性,惟成本會較本地收集雨水和東江供水為高,海水化淡不會取代本地集水和東江水這兩個主要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