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香港已死」論 前高官指港不能靠盛事重返世界舞台中央

2024年02月21日 09: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經歷2019年社會運動及疫情,社會發展及經濟大受打擊。
對於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近日撰文指「香港已玩完(Hong Kong is over)」,有前高官今日(21日)在報章撰文稱,這名昔日的「大好友」變「大淡友」所發表的有關言論,與一些內地網民炒作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已成「遺址」來自完全不同背景,折射無論是內地或國際觀感上,對香港現況質疑正在升溫,同時香港亦不能以為大灑金錢多搞盛事便可輕易返回世界舞台中央。
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在報章撰文,指羅奇曾長期駐港,熟悉內地和香港金融情況,自內地改革開放起代表着華爾街大力鼓吹投資中國並從中獲得巨利的樂觀派,如今卻對中國未來轉調,並進而對香港作出如此刻薄決絕結論,港人情何以堪。
他提及在樂觀與悲觀之間游走的不少審慎觀望者,今見連從前的「大好友」竟也變成「大淡友」,豈不受一定動搖?他指早前一些內地網民炒作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已成「遺址」,這與「玩完論」來自完全不同背景,卻折射無論是內地或國際觀感上,對香港現況質疑正在升溫。
對於疫後香港經濟低迷,他指回歸後錯過不少機會,經歷2019年悲劇後亦已大不如前,不能因昔日盛世而想當然,以為大灑金錢多搞盛事便可輕易返回世界舞台中央,「因為世界已變,國家也在變」,而在中美角力下,香港不能返回以往中西「左右逢源」日子,須思考如何在新地緣政治環境下,重塑中西、中外之間的橋樑角色。
他認中央不會讓香港「玩完」,並期望香港利用特色及國際化,對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關鍵在於香港在新變局下能否鞏固並善用優勢,而當香港仍能匯聚本地、內地及海外人才,活力充沛,大中小企能展所長,當社會上人心振奮、暢所欲言、創意自由、敢於作為,自信地面對不能迴避的新環境挑戰時,香港就不會「玩完」。
另外,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上月底在雜誌撰文,指港府雖已開始從「積極不干預」這種消極管治理念中「解放」出來,特別反映在努力搶資金、搶人才、以基建推動發展和扶持新產業的發展上。但仍有不少官員「囿於」已經過時的「小政府、大市場」管治「哲學」之中。因此,所有有份參與政策制定的高層官員必須具備强烈的憂患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擔起謀劃和創造香港未來和衷心竭力為市民謀福祉的使命。
對於港府面對龐大財赤,他認為在公共財政資源愈趨緊絀但又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應對日益嚴重的社會民生問題的情況下,政府需推行各種艱難的「開源節流」政策和措施,必然會引發政府與居民的摩擦和居民內部的矛盾,政府需要盡快以坦誠和開放的態度向居民講述香港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在社會上形成足夠的憂患感和緊迫感。但同時政府要讓居民相信他們的 「犧牲」不會長久,政府要協調好政府與社會及社會內部各方面的利益和訴求,防止矛盾激化,不讓內外敵對勢力有可乘之機。
他又指政府對社情民意的研究能力必須强化,更好地了解和「預知」社情民意的變化,從而及早察覺問題、把問題解決於萌芽狀態,防範危機的發生或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