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橋促橋頭經濟 白泥建海濱長廊 北都發展添焦點

2024年02月27日 19: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當局擬於尖鼻咀及白泥一帶發展生態旅遊,並建設海岸保護公園。
政府力推北部都會區,近日提出發展流浮山/尖鼻咀/白泥一帶。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27日)開會,討論有關發展建議,有議員關注建議中設立的海岸保護公園,與現行法定的海岸保護區有何分別;亦有議員批評今次規劃屬內向型,當局不應低估流浮山作為「橋頭經濟」的作用,相信日後建成連接洪水橋至前海段的「洪前鐵路」,流浮山可促成與深圳融合。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則表示,期望發展區變得「外向」,以吸引內地或外地旅客。
發展局早前釋出文件,計劃發展尖鼻咀、白泥、流浮山一帶,重點發展創科及生態旅遊產業,預料整區發展達411公頃,總人口逾14萬。根據文件顯示,尖鼻咀及白泥均具提供酒店的潛力,沿海位置會打造一條可騎單車的4.8公里海濱長廊,尖鼻嘴沿海地區將劃為海岸保護公園;至於流浮山則建議將海鮮市場做原址改善工程。
議員張欣宇對建議設立的海岸保護公園表示關注,質疑與現行法定的海岸保護區有何分別,將來是否會修例,以給予其法定地位。張又關注當局計劃以綠色運輸走廊連接尖鼻咀至白泥,將會用集體運輸或步行方式;而「洪前鐵路」中洪水橋、厦村和白泥車站會否提供本地或跨境服務。
而議員林筱魯則關注整體規劃的定位及發展方向,他坦言是次規劃較內向型,集中本港情況作定位,但北部都會區很多地方都會涉及「橋頭經濟」,流浮山正有此作用,當局不應低估其作用。他又指出深圳南山區的人均生產總值屬深圳最高地區,建設及規劃極度人工化,與香港尖鼻咀、白泥一帶有極大對比,期望政府充分運用成優勢。
甯漢豪回應時表示,規劃中的海岸保護公園只為一般名詞,並非代表屬法定地帶,當局主要希望顯示該處有保育價值,且有機會容納一些不影響環境的活動,她又指漁護署日後會進行研究,若該處有區域不容許活動的話,便會按《海岸公園條例》將部分區域列入法定地帶。
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亦有回應關於綠色運輸走廊的問題,他指走廊會以公共交通概念設計,推動綠色公共交通,但以何模式營運現時仍需等運輸局再作研究。至於「洪前鐵路」方式,洪水橋、厦村及白泥將來都可以有跨境服務,並在深圳做「一地兩檢」,令流浮山站及對岸的南山區連繫更為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