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發局預計今年訪港旅客4600萬 未回復疫前水平

2024年03月18日 17: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旅客逐步增長。
2003年全年旅客3400萬人次,而旅發局預計2024年旅客為4600萬人次,旅客平均留港3.2晚,而人均消費為5800港元。雖然預計旅客有較去年上升35%,但未回復疫前水平, 亦較政府早前預測的5000萬人次為低,而人均消費較去年第4季6100港元為低。旅發局解釋,與新加坡等鄰近國家通關1年比較,恢復的旅客數字相約,相信旅客會循序漸進增長。
旅發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首兩個月的旅客達到780萬人次,相等於2018年同期的73%,旅遊主要客源市場仍是內地及東南亞;其中來自東南亞的旅客數目,已恢復至2018年同期的98%;內地和長途旅客亦已分別恢復至72%。
而去年的過夜客佔50%,平均留港3.6晚,去年首季則有53%為過夜客,平均留港4.9晚,但第4季則跌至3.4晚。人均消費方面,2018年是6600港元,2019年為5800港元,而2023年則為6900港元,而去年首季高達9700港元,隨後3季是7400港元,6200港元及6100港元。
對於今年的預測數字,全年旅港人數為4600萬人次,平均留港時間為3.2晚、人均消費為5800港元,而旅客滿意度以10分滿分,預測為8.7分。
被問及今年首兩個月的旅客數字只回復疫前73%及人均消費較去年低,旅發局總幹事程鼎一指出,由於去年通關初期,不少探親的旅客,故留港時間較長,而受到匯率、經濟前景不明朗及消費習慣改變,人均消費亦有影響。旅發局亦指以新加坡為例,通關首年旅客亦回復了70%,泰國則有60%,故香港的情況相約。
程鼎一亦指雖然旅客未回復疫前水平,但相信會偱序漸進,又指旅發局預測今年的旅客數字較政府日前預測少400萬人次,旅發局亦希望能做到有關目標。
針對該局未來的工作目標,將全力推動旅客將訪港興趣轉化為實際行動,能夠做到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地位、強化旅遊樞紐角色及邁向高質量增長等3大相標。
為了開拓新的旅客源,旅發局會繼續吸引穆斯林旅客,把客源伸展中東,不單止與業界進一步打造香港成為友好目的地,更會在飲食文化着手,邀請新加坡相關人士為本港穆斯林餐廳認證。針對海灣區合作地區國家,吸引越南及印度等旅客來港。
同時拓展多元化旅遊體驗,包括持續加強「大城小區」的內容,開拓更多深道遊及鼓勵業界推出特色旅遊等。
今年將舉辦和支持國際大型盛事及盛事旅遊,包括舉辦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香港單車節、香港美酒佳餚巡禮、香港繽紛冬日巡禮、香港跨年倒數及新春國際匯演之夜,亦會支持及宣多項國際盛事,包括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等,運用盛事推出旅遊套票及消費優惠吸客,例如全年藝文推廣平台「藝聚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