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一世難買樓 輪候公屋年期長 議員斥香港社會的失敗

2024年03月27日 14:3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市民上樓難,有議員指市民「一世難買樓」,過去20年經濟大幅增長,處於低息環境時,但市民未能分享置業安居的成果,斥「實在是香港社會的失敗」,並提出無立法效力的議員議案,希望檢視《長遠房屋策略》,縮短置業階梯。
提出動議的議員林筱魯指現時有市民存在一些觀念,如18歲開始輪候公屋,認為「一世難買樓」,因此放棄儲蓄,寧願買奢侈品,亦有不少市民寧願選擇一份符合申請公屋資格的工作,不升職、不加薪、不上流。他指20年間,新增家庭住戶比例上升兩成,剛好為公屋存量比例,但輪候公屋的隊伍長了1倍,年期長了3倍多,而申請公屋人士當中近4成為30歲以下,35歲以下的年輕世代在整體自置居所戶主中佔比有1997年的22.1%大幅收窄至2019年的7.6%,20多年下跌約一成本,而整體比率亦沒有改善,近年維持在5成左右,遠低於富裕經濟體的六成水平。
林指過去20年經濟大幅增長,處於低息環境時,市民未能分享置業安居的成果,「實在是香港社會的失敗」,而現時土地供應充裕,期望政府重新檢視長遠房屋策略,制定根據前瞻性的政策,訂定具體租置及公私營比例目標。
另一議員謝偉銓亦指有關現象極不健康,影響社會向上流動,削弱香港發展動力,建議政府檢討公私營房屋建屋比例及公營房屋中的出租公屋與資助出售房屋比例、優化資助出售房屋的抽籤及分配機制、在公營房屋引入「寓租於供」及「漸進式按揭」概念,及租置計劃的進階版,讓有上進潛力的年輕人交租當供樓,以及制訂涵蓋私營房屋的「人均居住面積」和「住屋開支比例」指標。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很多家庭的樓價不斷上升愈來愈難置業,而居屋亦多次出現超額認購的情況,她指現時的置業階梯有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多年來的發展,環環相扣,政府會透過各項提速提效提量的措施造地建屋,也會加大力度打擊濫用公屋,根據最新估算,未來10年總房屋需求為43萬單位,政府制定的供應目標為44萬單位,公私營比例為7比3。
她又指經審慎考慮整體情況,2024至25年宣布撤銷住宅需求管理措施,金管局亦宣布暫停實施按揭貸款的壓力測試,相信政策能夠協助有需要市民置業,不過她認為鑑於階梯一環扣一環,任何變動牽一髮動全身,因此要小心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