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房策僵化 議員:忽略公屋居屋總供應量及流轉效率

2024年03月27日 17: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公營房屋嚴重短缺。
立法會今日(27日)辯論有關檢視長遠房屋策略的動議,議員江玉歡指香港不缺房屋措施,反而各式各樣措施不斷推陳出新,可是房屋問題遲遲未有進展,儘管《長遠房屋策略》曾提出10年建屋目標,是政府一種重要的表態,但有關表態只是停留公共政策的較低層級。
江指長久以來,政府忽視出售資助房屋的需求,導致置業階梯斷層,公屋戶的置業意欲受到擠壓,公屋流轉幾乎停滯,居屋對於置業階梯的位置,可謂逾來逾尷尬。政府為了搭建所謂的階梯,忽略公屋和居屋的總供應量和流轉效率,其實是本末倒置,長遠房屋策略以政府自身發展為前提,據此制訂未來房屋的供應量,可是政府一旦估算錯誤,問題就會好大,畢竟房策的錯誤估算可能要一段時間才被發現。
對於當前房屋策略僵化的其中一個原因,江玉歡認為是政府主導的建屋機構大包大攬,造成機構擁雜,工作成效低。目前無論以租為主的公屋,還是出售為主的居屋,絕大部分的建屋資源同額度都掌握在房委會手中,面臨如今更多的建屋需求,政府要利用成熟房地產的市場優勢,吸引私人發展商從事出售為主的公共房屋承辦商。而房委會就可進一步集中精力,研究以出租為主的公屋,政府應激發私人發展商參與政府公共項目的積極性,順應本地社會特性,從源頭化解深層次矛盾。
議員陳紹雄引用差餉物業估價處的數字,同歷史高位相比,今年1月的樓價已下跌23%,但新世代大學生的置業能力,仍較上幾代遜色,事實上不少中產家庭亦指樓價下跌,上車依然困難。面對市民沉重的置業負擔,政府仍需適度增加資助房屋供應。回顧過去港英時代的公屋和居屋政策,是解決房屋問題,滿足市民住房需求的社會福利政策,但以公屋制度促進市民上流的願景,時至今日恐怕不再適用。事關8、90年代經濟騰飛,公屋戶累積財富的機會較大,從而購買居屋,然而過去廿多年本地產業單一化,以及各種原因一度停建居屋,以致路徑堵塞,公屋變成純粹的保障住房,而期待私人市場解決市民住房亦不切實際。
日前房屋署署長提到部分市民在年輕時候就開始輪公屋,不惜從事低收入工作或要求僱主減薪,以符合申請公屋的入息上限。長策10周年之際,需檢討長策的願景,手段和市場的變化,由追隨市場改為引導市時需求,從而建立一套更廣闊的置業階梯,協助市民向上流動,而非管窺天地,圍繞公屋問題兜兜轉轉。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強調政府有決心解決房屋問題,亦理解有關建議是旨在幫助經濟能力比較好的市民,循房屋階梯按各自情況向上流動。資助出售單位是房屋階梯內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且是《長策》的核心成分,多年以來政府構建符合香港實際情況的置業階梯,房委會的資助出售單位的建屋量,由7年前約3000個,大幅增加3倍多,達到2022/23年的9700個,讓市民有更多機會購買資助出售單位。展望未來10 年,政府有足夠土地以滿足《長策》下92000個單位供應的目標,且數量會持續上升,未來5年平均每年約有1萬個可出售的資助房屋單位,下個5年將會更多。
提及青年置業問題,她指各類資助房屋的買家,40歲或以下的年輕人一直都是佔多數,譬如成功購買一手居屋的申請者,接近一半是40歲或以下;逾80%的白居二買家,都是40歲以下;港人首置項目的買家,85%是年輕人。為了配合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在2024年起的資助出售單位當中,會實施家有初生的計劃,增加一些合資格的家庭可購得出售單位的機會。
至於現時居屋3年半的預售期,她認為是恰當的,倘若延長,只會令提交的建築設計、單位面積或預計的關鍵日期等,存在更多的變數,增加申請者的不確定性。她說年輕人應該考慮自己的能力才下置業決定,政府不能輕言協助能力不足的年輕人強行置業。至於人均居住面積,發展局已在所有賣地項目,包括市建局的重建項目,或私人發展商的換地或修訂地契的申請,都加入最低單位面積26平方米的要求,滿足市民「住大啲」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