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機械人可入人體助溶血栓治中風 中大表示療效快傳統治療20倍
2024年04月02日 01: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納米機械人溶通血栓,新技術突破當前治療瓶頸。中文大學跨學科研究團隊公布新開發的「磁控溶血酶激活劑納米機械人」(tPA-nbots),用於治療缺血性中風。中大醫學院表示,目前用於治療的藥物尚有一些副作用且有一些限制,當前的藥物雖可以清除腦動脈主幹的血栓,但仍難以進入遠端主動脈或更幼細的末梢血栓。中大教授表示,tPA-nbots溶血栓的速度相較傳統治療可以快5至20倍,且減低治療副作用;另外,機械人在使用後會被抽離人體,以策安全。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利國偉腦神經學教授及腦神經科主任梁慧康表示,缺血性中風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令細胞不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受影響的腦細胞會因此壞死及失去功能,會造成不同的影響。當前主要用於治療中風的藥物是溶血酶活劑(tPA),但過高劑量的tPA,若散布到全身會降低藥物效果,且還可能造成顱內、全身出血的風險,會令腦出血風險上升6%。另外,當前技術主要面臨的瓶頸,是難以安全有效的疏通邊緣末端血管或更幼細的小血管。
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表示,tPA-nbots治療原理是用納米機械人注射入人體,通過遠程磁控控制機械人移動,前往血栓發生處進行溶栓。張立表示這種技術能有效提升治療效果,與純tPA相比溶栓率提升20倍,需要藥物的劑量僅需原有劑量的2.4%。張立稱,tPA-nbots的尺寸只有約300納米,可在狹窄的末梢血管中導航至血栓位置,定位輸送tPA,可防止高劑量的tPA在體內流動,減少出血風險,並且即使減少劑量,也可以較傳統治療快5至20倍,節省疏通血管時間,有望減少中風患者的腦損傷。張補充,目前並不能做到完全回收機械人,不過機械人材料主要是四氧化三鐵顆粒,只要符合指引劑量,就對人體沒有傷害。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助理教授葉耀明表示,監測納米機械人在血管內的活動,是證明其安全性和傳輸至準確位置的關鍵,已經透過人類胎盤和小動物靜止或快速流動的血液進行了實驗,為日後臨床應用打下基礎;此外還會進行更多項的實驗,確立如何在人體內應用此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