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學童支援不足 13%人申請學前康復等足年半

2024年04月11日 17:0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社署資助學前康復服務有13%申請人要等超過1年半。
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兒童在現有教育體制下往往面對不少障礙。現時約有1.9萬名6歲以下的SEN學前兒童正接受社署支援服務,雖然政府近年已加強支援資源,但他們及其家長在獲得識別及支援上仍面對不少障礙。就此,有政黨早前訪問SEN家長,並與專業團體合作,探討有需要的人士困境,提出「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學前兒童」政策5大建議,包括資助輪候者到私營或社會機構評估、資助買訓練服務、完善訓練津貼、增設家長資源中心,以及訂立輪候承諾。
負責倡議的議員今日(11日)指出,SEN兒童如要申請社署資助學前康復服務,要先到中心作評估及轉介。根據早前一項調查發現,相關服務有35%人輪候時間為6至12個月,其次有27%要等12至18個月,更有13%人更要等超過1年半。然而,據政府資料顯示,2022年僅約61%新症可於6個月內完成評估,低於2021年的73%,及遠低於署方制訂的完成90%個案目標。議員認為,評估中心輪候時間太長,有機會延誤小朋友獲「識別」與「介入」的時機,情況絕對不理想。對於SEN兒童而言,及早安排介入服務能促進整體發展,有助日後融入主流社會。
政黨就提出5項建議,首先,政府需增撥資源、增加評估中心數目及人手,以增加評估名額,盡力縮短輪候評估時間。若增撥資源後現有架構仍未能有效縮短輪候評估的時間,政府可以為「評估中心」制訂「認可私營評估機構名冊」,因應輪候情況透過「評估券」資助部分情況較輕微或非緊急的輪候者到名冊內的指定私營或社福機構進行評估,並由衞生署監察相關服務的質素。
其次是以先導計劃模式推出「訓練學習券」,每年資助家長4,000港元,用以購買私營或社福機構營運的認可訓練服務,以真正落實「及早識別」、「及早介入」的支援方針;第三,取消關愛基金於2011年推出的「為正在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兒童提供學習訓練津貼」(TSP)「普通津貼」申請者的資產審查,同時研究將「高額津貼」申請者的資助額提高一倍,讓他們能獲得的服務時數可以倍增,以滿足學前兒童的學習需要。
此外,該政黨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參考地區需要、該區家庭社會經濟背景、SEN人士數目、地區面積等數據,增設受資助的家長資源中心,讓不同地區的照顧者更易得到支援。同時,強化「個案經理服務模式」,加強中心辨識個案需求的能力,並增加心理學相關支援服務。另外,現時輪候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提供的評估服務需時普遍介乎6個月至1年半,而隨着市民對SEN的認知增加,預期未來社會對服務的需求將更為殷切,局方應每年就輪候SEN評估的兒童數目及輪候時間作統計並公布,並為「評估中心」訂立輪候承諾,例如3個月內獲首次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