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代購規管落後 損失又由市民承受

2024年04月25日 19:3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年網上代購服務大行其道,不少網上店規模愈做愈大,由最初集中在港鐵站交收,到後來訂單增加索性開設實體店,同時兼營現貨零售。雖然對市民來說很方便,但若出事也難以追究責任。近期一家主打代購嬰兒生活用品的網上代購公司,突然宣布結業,估計逾千人受影響,有光顧多年的苦主向《東呼即應》表示,今年1至3月在該公司網站多次購物,豈料對方突然結業,部分已付款的交易未能收貨,懷疑受騙導致損失近2,000港元。
據知,海關已接獲舉報,消委會也接獲多宗求助個案,平均涉款約1,100港元,最高一宗更接近5,000港元。其實早在2015年,便曾有10多名港人,在進食一款網購的台灣三文治後,集體食物中毒,當年政府提出檢討和規管網購境外食物,但是「說起來音速、做起來龜速」,本港現時並沒有特定法例,規管網購和網上零售業務,當局連涉及跨境購買電器產品的事故數字也欠奉,市民在選擇網上代購時,更應小心注意,以免誤墮消費陷阱。
市民張小姐表示,最近很多網上代購公司相繼結業,她估計是由於疫情過後,市民大多選擇直接去旅行自己購物,而不需再靠代購公司幫忙。王小姐則認為,近年本港經濟不好,很多人用詭計騙人,手法容易令人誤解,令市民更容易被騙。
陳先生就表示自己未嘗試過代購,因為無法接觸賣家,僅透過網上的資料就付錢,擔心發生甚麼事就難以追討;加上聽過別人說網絡平台買東西容易被騙,故自己也不敢嘗試代購。
網上代購店店主Fung受訪時指,經營任何生意,不管是網店抑或實體店,儘管營運有難處,亦不應欺騙買家;最近多了網上代購店被人踢爆捲款而逃,擔心會影響市對網上代購的信心,甚至影響行業聲譽。他又指,現時營商環境不理想,今年首4個月生意都有下跌,不少客戶選擇外遊旅行,愈來愈少人留港消費,明顯感受到今年有營運壓力。
議員邵家輝指出,網上購物風險較高,他提醒市民可以在網店的網站上,看看有沒有人購物後在有關評論區留言,聽聽其他消費者的意見,會較有保障。至於網店結業方面,他認為店方若在營運公司後,發現收入和支出難以維持而需要結業,在香港的無限公司便需要將所有資本拿出來給債權人;但若在收錢時已知道公司日後不會再營運,卻仍然繼續收取消費者金錢,或在供應商繼續拿別人的貨,便有機會牽涉到欺詐,或會被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