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新生買少見少 殺校潮政府如何拆招

2024年05月07日 19: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根據政府最新推算,本港6歲適齡學童的人數,將由2024年的49,600人銳減至2029年的31,500人,6年間大減1.81萬人,跌幅達36.5%,還未計移民潮下最少15萬港人離港的影響。近年港府積極吸納高才通,連帶子女也可以在香港受教育,但教育界人士則指出有關的插班生,主要入讀國際學校以至傳統名校,招生上處於弱勢的學校依然有壓力,更估計下學年縮班挑戰依然嚴峻,其中又以屯門、天水圍等為重災區,最嚴重的學校甚至要縮減3至4班。本港教育制度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資源分配不均,再加上生育率低、移民潮雙重夾擊,就導致如今殺校之聲四起了。《東呼即應》訪問學校校長如何自救,以及找來議員分析香港學界何去何從。
黃大仙的孔教學院大成小學去年收到「派零班」通知,決定逐步轉型成私立小學,推行「半留宿式」教學,學生上午可以照常上課,下午則以體育及興趣班為主,成功吸引新生入學,避過殺校危機。對於轉為私校的決定,校長袁潘淑嫻坦言有政府資助會令校方安心,但轉為私校則靈活性較大,課程上亦會更彈性,可以顧及更多學童及舉辦更多活動,因而成功「救校」,亦是源自於家長均認同轉私校後,校方的靈活性更大。
袁潘淑嫻續指,黃大仙區有2間零班學校,其實黃大仙區適齡的小一兒童很少,當政府選哪間學校進入新區做學校時,亦可多考慮弱勢學校,它們未必是做得不好,只是辦學團體規模較細,而香港的學校主要都是數個大的辦學團體,家長的選擇不是A餐就是B或C餐,讓更多不同類型的學校可以生存,對整個教育制度而言反而是好事。袁潘淑嫻又認為,不應以小一人數確定開班,以黃大仙為例,小一的適齡兒童很少,但其實各年級亦有不少插班生,卻全不計算,反映不到一間學校全面做得有多好。
出生率下降、移民潮不斷,教育界人士認為可趁機大規模甚至全面實施小班教學,以免動輒「縮班殺校」,不過治本之道始終在於提升生育率,為未來社會注入新血。政府以2萬元鼓勵市民生育,截至3月15日 共收到約1萬份合資格申請,並已向9,600多名申請人發放獎勵金。議員江玉歡認為派錢是有作用,但未必可在中長期內扭轉生育率低的情況。她認為香港的學校收生不足,已不是一個現象這麼簡單,是一個結構性問題,教育局應該想出策略,去應對未來人口的變化。
江玉歡指要基於科學為本,每年選擇數十間有殺校危機的中小學,例如根據學校的開班數量、每班人數等在連續3年內是否有很大的降幅,選擇之後再通知學校,與校方一同商討有否發展前景,例如會否轉型為私校、特殊學校或與其他學校合辦。她又認為教育局應每隔2年,審視適齡學童人數及每區學額的使用,調整學額才通知學校,不要突然告知殺校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