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公司推動ESG 落實「綠色」措施 減碳減廢

2024年05月17日 09: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鐵公司秉承推動城市前行的使命,致力在業務中落實ESG(環境、社會及管治)理念,訂立三大環境及社會目標,其中之一便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港鐵特別在香港客運服務及新鐵路項目中落實多項「綠色」措施,促進可持續發展。在環保車站設計方面,顯徑站憑着其半開放式車站設計,以及引入多項環保及低碳措施,成為全球首個取得英國建築研究院綠色建築評估系統BREEAM In-Use「出色」評級的鐵路車站;未來7個港鐵新車站亦會融入綠色元素,比起採用傳統設計的車站,料每年可減少約20%的碳排放量。另外,港鐵亦正逐步引進電動巴士及測試以氫燃料推動輕鐵車輛的可行性,以行動支持綠色運輸。港鐵更積極善用鐵路及車站等不同平台,推動環保及源頭減廢,包括提供飲水機及推出可重用餐盒計劃,鼓勵市民減少使用即棄餐具。港鐵無論在推動低碳或減廢工作上皆不遺餘力,於《東方日報》及《on.cc東網》舉辦的「超卓品牌大獎2023」中,榮獲「超卓企業可持續發展大獎」,絕對實至名歸。
「多謝《東方日報》及《on.cc東網》頒發超卓企業可持續發展大獎予港鐵公司,獎項是對港鐵在可持續發展工作方面,特別是減碳工作的肯定!」港鐵公司持續發展事務主管陳淑媚指,ESG是港鐵企業策略的核心,公司一直致力在所有業務中融入ESG考量,促進公司以至香港的可持續發展。
陳淑媚續稱,港鐵已訂立在香港鐵路及物業業務2030年減少大約一半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去年4月獲得「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批准,肯定了港鐵的減碳路綫圖,而港鐵的長遠目標是在2050年達致碳中和。鐵路本身就是低碳公共交通,能源用量只佔運輸類別總用量的3.4%,乘搭港鐵每年就可減少600萬噸碳排放,相等於超過2,000萬棵樹一年的吸碳量。
談到最環保的港鐵車站,去年成為首個取得英國建築研究院綠色建築評估系統「出色」評級的顯徑站一定榜上有名,陳指港鐵無論在設計、規劃、建造及營運新建車站時,都會融入環保元素。顯徑站採用半開放式設計以加強自然採光及通風,並且設有佔地約5,000平方米的綠化天台。車站外牆亦加裝採用環保物料製成的遮陽擋板,降低車站內溫度。
她續稱,顯徑站安裝了約300平方米的太陽能面板,如車站頂的太陽能板會連接電網,提供站內燈光照明;月台個別位置設太陽能玻璃幕牆,可供電予幕牆附近的風扇;車站出入口的行人路安裝了44塊有防水功能的可踏式路面太陽能板,為旁邊燈箱供電,亦成為通往車站的一處特色風景。
港鐵不但在車站上採用多項環保元素,亦特別注重生態保育,顯徑站外圍是綠樹林蔭的山坡,公司特意安裝了3個鳥巢箱,讓附近的雀鳥棲息。同時,車站亦採用逾千塊由廢棄道碴製成的環保磚砌成花槽,達致升級再造及美化環境之效。
除顯徑站外,她亦透露未來7個將會興建的新車站,包括東涌綫延綫的東涌東及東涌西站、屯門南延綫的屯門南及第16區站、洪水橋站、東鐵綫古洞站及小蠔灣站,設計上亦融入綠色元素,並已獲「綠建環評」暫定金級或以上的認證。比起採用傳統設計的車站,新車站每年平均碳排放量減少約20%,相等於約4萬棵樹每年的吸碳量。
現時港鐵亦於不同車站及車廠推行太陽能發電項目,當中去年已完成4個,包括八鄉車廠、柴灣車廠、兆康站、欣澳站,而觀塘站亦正開展相關安裝工程。八鄉車廠的項目安裝了超過2,100塊柔性太陽能發電板,以單一建築物計算,是全港最大的太陽能軟板系統項目。
除此之外,港鐵亦落實其他節能減碳措施,例如採用列車能源再生制動技術,將煞車時產生的動能轉為電能,其一年所產生的電力足夠約9萬戶家庭一個月使用。
港鐵陸續以LED燈取代65個車站的傳統照明燈,預計每年可以減少1萬公噸碳排放,另外港鐵亦正更換車站及車廠的空調冷卻裝置成具更高能源效益的裝置,預計可減少約兩成相關的能源消耗。
綠色運輸是近年趨勢,港鐵正逐步引入電動巴士,於2026年底前將引入最少30架電動巴士,並會研究及測試以氫燃料推動輕鐵車輛的可行性,推動低碳出行。首架電動巴士正進行測試,預計在今年上半年投入服務。
港鐵運用鐵路和車站等平台,積極推動環保和源頭減廢。港鐵早前聯同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以及foodpanda推出可重用餐盒計劃,在香港站設置計劃下全港首部供公眾使用的可重用餐盒自助借用機,市民只需用八達通支付10元按金便可借用餐盒,其後只要簡單清洗及歸還餐盒至香港站或指定回收點即可退還按金,鼓勵大眾減少使用即棄餐具。此外,18個車站已經設有飲水機,鼓勵乘客自備水樽補充飲用水,至今已減少丟棄240萬個即棄膠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