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擬就重大電壓驟降事故增懲罰 引述中電仍在考慮

2024年05月20日 18:3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電在今年首4個月相繼發生5宗電力事故。
中電在今年首4個月相繼發生5宗電力事故。環境及生態局表示關注,指事故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和令公眾對電力穩定供應感到憂慮,並已與中電舉行會議,提出應就重大電壓驟降事故設立懲罰方案,納入現行與中電的《管制計劃協議》的懲罰機制。當局引述中電仍在考慮有關建議。中電回覆東網查詢時未有正面回應懲罰機制,僅指已在電力事故發生即時跟進,並會全面落實相關改善措施。
局方最新提交立法會的文件表示,懲罰機制是鑒於中電近期頻繁出現電壓驟降事故,引致相當數目的升降機被困事件,以及社會各界有意見認為中電應就電壓驟降事故承擔責任,因此提到設立懲罰方案。議員梁熙認為,懲罰機制可推動電力公司更致力保障供電穩定。他指,電壓驟降雖影響時間較短,但範圍廣泛,尤其舊樓電梯復電後亦未能自動恢復運作,造成很多困𨋢事故。加上電壓驟降發生頻率高,亦會影響市民對供電穩定的信心。
中電則指出,明白社會關注電力事故,將會全面檢討發電、輸電及配電方面的資產管理,包括維修保養制度,以及承辦商監督系統,並委任由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梁廣灝擔任主席的獨立專家小組,協助審視相關工作,預計今年內完成。
至於懲罰機制會否應用至另一電力公司,港燈表示,其供電電纜大部分埋在地底及海底,港島區只有很少架空電纜,因此受外在因素,包括惡劣天氣影響的機會相對較低。以往在發生的電壓驟降事件大多數是因為港燈系統以外的因素引起。而自1997年起,港燈維持供電可靠度99.999%以上的世界級水平。
另外,針對中電近期相繼發生的一連串事故,除加強就變電站與供電設備的巡查外,機電署已要求中電全面檢視其供電系統相關的資產管理系統,包括發電和輸配電設備在維修保養安排、抵禦外在因素影響的能力和外判合約管理等要求,以提各其供電可靠性和電力安全方面的表現。
機電署會密切跟進中電落實在報告中提出的各項改善措施,以及機電署在審視報告後提出的額外建議措施,以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另外,為減低電壓驟降事故對市民生活的影響,機電署會在得悉事故時,要求各註冊升降機承辦商調配人手到受影響地區,協助升降機受困的乘客和重置升降機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