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扭轉工字不出頭概念 議員斥公僕5天工作未全面落實

2024年05月23日 11: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議員指當勞動價值和尊嚴得不到重視,年輕人也不願入行。
推動經濟發展,勞工是重要角色。立法會今日(23日)通過應「設立香港勞動模範評選機制」議員議案及修案。多名議員直指要改變「工字不出頭」的觀念,有議員更指公務員5天工作周已經18年,但至今仍未全面落實,如何做好帶頭作用。
提出議案的議員陳穎欣指出,由過去的輕工業至今日的金融服務業,本地打工仔女刻苦耐勞、勤奮拚搏,高效專業,可是勞動價值未得到足夠重視,當勞動價值和尊嚴得不到重視,年輕人也不願入行,工匠技術也得不到傳承,她主張要引導社會建立完整,正面和上進的勞動價值觀,政府須帶頭肯定勞動精神和價值,最有效的方法是設立政府支持的勞動模範表彰機制,選出勞動模範的表表者,在社會宣揚他們的經歷和成就,弘揚勞動和工匠精神。而內地在1950年代起,就有勞動模範的機制。
提出修訂的議員顏汶羽指香港雖全民就業,但仍面臨勞力不足的情況。他認同設立評選機制的建議,讓表現優異的僱員得到嘉許,他認為政府可資助工會和商會,舉辦各式各樣的嘉許活動。他又指政府推行公務員5天工作周已經18年,可是今日仍未全面落實,試問又如何做好帶頭?他促請政府提出全面落實5天工作周的時間表,帶頭作用做好榜樣。
議員陳沛良建議參照現有的行業嘉許計劃,先由行業機構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個人或團體,再推薦到全港進行評選,同時亦要確保整個評選過程公平公正公開,提升獎項的公信力。另一議員江玉歡表示,在經濟挑戰的時候,社會和企業能夠在工資和福利社回饋員工多少受制於經濟收益和經濟環境,認為可以在企業以外由政府制訂一個公平、受廣泛認可的勞動模範機制,又指工字不出頭不應是打工仔第一感覺。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應指,要選擇一個更適合香港特色的名字,才可以「打動人心」,如勞模、工匠、精英等等,又要思考機制如何制訂,因各行各業甚至政府內部都有相關機制,百花齊放,稱如果選得太多,令選舉失去價值,如選得太少,亦有人會認為自己得不到認同,因此需要思考能夠帶動整體社會價值和氛圍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