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頻生 議員轟醫醫相衞專業凌駕公眾 促改革醫委會

2024年05月23日 11:5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議員質疑醫委會內醫生成員佔比過重,外界聲音不足以進入。
近年醫療事故頻生,有意見質疑醫務委員會的工作。立法會今日(23日)辯論改革醫委會的議員議案,有議員指在發生「小天瑜」和「鄧桂思」事件,令部分市民認為醫委會在處理投訴有「醫醫相衞」的觀感,有議員甚至指是「專業自主凌駕公眾」,又批過去10年醫委會拖延處理、紀律投訴不符公眾期望,必須打擊保護主義。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飲食界議員張宇人指出,目前在公眾心目中提起醫委會就會聯想「醫醫相衞」、「保護主義」、「專業自主凌駕公眾」,過去10年醫委會拖延處理、紀律投訴不符公眾期望,醫委會本應維護公眾利益,卻成為醫改的「攔路虎」,質疑現時醫生成員在醫委會佔比過重,外界聲音不足以進入醫委會,直言立法會應在打擊保護主義問題上當仁不讓,《基本法》第142條沒有賦予任何專業團體完全自我規管,不容公權力干預,若有任何問題政府應撥亂反正,促當局改革醫委會的問題。
同為行會成員的議員廖長江則指在發生「小天瑜」和「鄧桂思」事件,令部分市民認為醫委會在處理投訴有「醫醫相衞」的觀感,強調醫生一方面要堅持專業自主,但另一方面更應保障公眾利益,不應以守業自主為名行保護主義,重申全球多地都加強監管機構都愈來愈公開透明,如加拿大業外人士佔醫生規管組織委員佔三分一,英國更有一半為業外人士。
另一議員黃國批評醫委會在執業試艱深程度不合理,令非本地培訓人才不合格,每輪合格率只有約10%,最多只有30%至40%,質疑執業試困難程度令不論外國或內地醫生「都搞唔掂」,促請醫委會改革執業試,將其調整至與醫科畢業生「睇齊」,並整好溫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