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员指医学界成员比例偏高 令医委会衍生权力过大专业霸权

2024年05月23日 12:49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有议员指社会一直关注医委会的裁决欠缺“客观标准和既定的准则”。
立法会今日(23日)通过改革医务委员会的议案,议员管浩鸣指多年来医生的监管制度和投诉机制惹来不少批评,负责研讯的委员来自医学界的比例持续偏高,衍生出权力过大、医生“专业霸权”等问题。
管又指虽然医委会曾在2018年通过修订,但市民对医委会的信心下降,“医医相卫”的问题仍有待解决,一旦遇到医疗事故,病人及家属就要面对漫长的诉讼和投诉程序,“过五关斩六将”,饱受煎熬和创伤,而社会一直关注医委会的裁决欠缺“客观标准和既定的准则”,导致“有罚等于冇罚”,公众亦产生“自己人查自己人”的感觉。
另一议员陈沛良表示,曾翻查医委会网站,发现最新一期的年报为2020年,但公众无法有直接清晰资讯,了解过去3年医委会的工作、处理个案的数字。但他指医委会上一次改革对于提高投诉个案处理效率,改善程序冗长起到一定作用,加上政府已修例引入海外医生,因此认为现阶段医委会改革并非十分急切。
医疗卫生界议员林哲玄指医委会执行医生注册条例赋予的权力,由1957年到今日保证香港医生在世界上,学术水平、道德操守都名列前茅、值得信赖。而医委会32位委员中有8位为业外委员,他指医学发展高度专门、讲求科学、生命攸关,因此必须要独立于情绪和舆论干预,做到专业自主,医疗界也要“管好自己”。
他指社会上时有发生令人关注的医疗事故,而医委会对医生的审讯讲求证据和专家证人,聆讯制度得到司法体系认可,他认为医委会作为体现专业自主和社会监督医生的执事机构,必须“与时并进”,称“改革永远在路上”。
早前南韩发生大规模罢工,议员林素蔚指南韩“每1,000名人口中有2.6名医生”,而香港却仅有2.1名医生,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又批评控制医委会的医学界代表,对于引入“外援”极度抗拒,更曾4度因疫情取消海外医生资格试,但香港本地两家大学医学院的医科生,却仍然可以如期考试,如期毕业,直言有关做法让人质疑,医委会有否把病人福祉放在首位,指如果医委会不及时改革,回应市民所需,担心南韩近来出现的医疗状况,只会成为香港未来的写照。
政府回应指听到不少人对医委会组成有意见,以及对医委会的机构的意见,当局指出令业外人士参加监管机构为国际趋势,惟改变医委会组成为具争议问题,当局会积极处理问题取得共识,政府对议案持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