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料政府會暫緩垃圾徵費 指毋須訂立生效日期

2024年05月24日 15:4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垃圾徵費的「先行先試」報告今日出爐。
政府今(24日)提交垃圾徵費的「先行先試」報告,議員劉國勳指,結果反映不同持份者對計劃仍然抱持質疑,無論住宅或商戶,都覺得擾民和收費貴,要處理垃圾徵費必須增加人手,若無足夠人手則難以做好分類,況且回收配套不足。報告提到的參與率,三無大廈只有約兩成。由於不同場所的條件各異,不是所有大廈都有管理公司,不宜一刀切地統一實施。另有前線工作人員表示,如果落實垃圾徵費計劃,可能爆發清潔工的離職潮。
劉國勳表示,如果政府在8月1日推行垃圾徵費,屆時或會引起極大混亂和反彈。既然是擾民措施,政府應該重新檢討和改良,就「先行先試」所出現的問題,大部分市民甚至前線工作人員對垃圾徵費的認知度不足,回收配套不足,加上經濟不明朗會對商戶和住戶構成經濟壓力。他認為計劃不應該在8月1日推行,而是暫緩措施,檢視需改善的地方,直至時機和條件成熟,包括回收配套和市民有充足認知等,方再重新討論如執行。他說曾追問政府相關人員,對方承諾下星期一將清楚交代8月1日實施垃圾徵費計劃的去留,以及未來回收減廢的路向。
雖然報告顯示,「先行先試」的效果雖然不佳,不過劉指市民的回收意識已有所提高,希望政府繼續加強教育同埋宣傳,在社區增加回收配套,並定期立法會匯報,有關減廢回進度,之後再決定下一步採取何種策略來推行垃圾徵費計劃。他說假如計劃暫緩,政府只需廢除8月1日的生效日期,主體法例仍然保留,不必另行宣布一個新的生效日期。而事實上過去亦有法例通過後一段長時間都沒有生效,例如550章的關於土地業權條例,在2004年已獲通過,但該法例直至今日仍未生效。
另一議員狄志遠則指政府在過程中沒有做足準備功夫,無論是住戶,商戶或者其他社會人士,在兩個月的先行先試計劃發現許多困難。但他希望政府不要因遇上困難而退卻,計劃應該繼續推行,他主張以先行先試第二階段、完善回收配套和加強公眾的三條腿走路方法,在有管理能力的處所推行。政府在先行先試中發現的種種問題應積極找出解決方法,不能以困難為下台階,否則有關官員要交代,甚至下台問責。
議員陳穎欣指其所屬工會曾做過40場地區諮詢,意見指目前未有足夠條件全面推行垃圾徵費,不過政府需繼續創造條件以進一步推行環保減廢。在配套方面,不少屋苑都沒有廚餘機,然而部分具有廚餘機的屋邨或屋苑,其廚餘機的使用率竟不足一成,反映減廢回收的宣傳教育有待加強。她又提到不少大廈的物業管理公司,早前因應8月1日的垃圾徵費計劃而調升管理費。若果計劃一旦暫緩,有關管理公司須向住戶有清晰交代,物監局方面亦要做好監察。
議員林振昇、周小松指,報告顯示各持分者大多認為實行垃圾徵費有困難,特別是前線清潔工。不少清潔工友反映因處理大量違規垃圾導致工作量及工時增加,更有個別工友指會考慮因而轉職。憂慮部分住宅試點平均指定袋使用率僅20%至56%,反映社會習慣和思維普遍還未準備妥當,若倉促推行全港垃圾徵費,清潔及物管等業界恐面臨重大挑戰,故促請政府考慮再次延後推行徵費,先研究並解決「先行先試」期間出現的各種 實際操作問題,以及 把握時間加強源頭減廢的宣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