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效應失靈 首3月僅8552新生嬰 兩萬獎勵金難谷B

2024年05月25日 01: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生育率近乎全球最低,2022年及2023年連續兩年的新生嬰兒低至只有3.3萬人,港府去年10月推出2萬港元「新生嬰兒獎勵金計劃」,又向新生嬰兒家庭提供公屋優先配屋計劃等優惠催谷生育。8個月過去,東網比較去年及今年首三個月的生育情況,即使有龍年效應的刺激,今年首三月的新生嬰兒亦只有8552人,較去年僅微升3.1%。而港府則已向1.5萬名獎勵金申請人放款,並有約1,100個公屋申請經計劃獲縮減一年輪候時間。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人口健康講座教授葉兆輝認為,獎勵金對整體生育率「不是太有效」。
翻查今年首三個月出生嬰兒數目,總人數雖較去年微增,但按月亦有跌勢,1月尚有3,076名嬰兒誕生,到三月已跌至只有2,795名嬰兒誕生。
香港生育率低,從家計會訪問逾1,200名18至27歲青年對生育的態度亦可見一斑,調查問及592名女性及613名男性的生育意願,結果顯示,20%男性受訪者表明無意生育,比2016年的同一調查高出約1成;19.3%女性受訪者亦表明無意生育,同樣較2016年多約5個百分點。不想生育的原因包括不想要承擔教育責任、享受單身生活樂趣以及經濟能力不足等。
調查亦發現,平均理想結婚年齡進一步推遲至女性29.2歲及男性31.1歲。而受訪者平均理想子女數目,下跌至女性1個及男性0.9個。
家計會與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昨天(24日)舉辦「育與不欲:再思計劃生育」生育論壇,政府官員在活動中亦交代了部分措施的進度,截至昨日,當局就2萬港元獎勵金計劃已收到約1.6萬份申請,並已向其中約1.5萬名申請人發放獎勵金;至於公屋「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截至本月20日,約1,100個公屋申請經計劃獲縮減一年輪候時間。官員形容,派2萬元獎勵金「話多唔多話少唔少」,但已屬突破性措施,因其只屬「利是」性質,望社會掀起是否要生育的討論。
葉兆輝則表示,香港年輕人不願意生意,與多種問題有關,如要營造家庭友善生活環境,要處理年輕人上流,以及要解決房屋和工作時間長等問題,希望改變社會育兒環境及氛圍,「態度好重要,貴有貴養,平有平養」。
對於派2萬港元谷生育政策成效如何,他就稱因為過去每年平均至少有三萬名新生嬰兒誕生,所以2萬港元新生嬰兒獎勵金相對不是太有效,但同意獎勵金是對新生嬰兒的一份心意及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