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指引要求助樹木健康生長 應對老化及塌樹事件

2024年05月25日 12: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近年來塌樹事件頻發。
過去11年,本港種植了約500萬棵樹及數千萬棵其他植物。但隨着城市發展,樹木也帶來了不少問題。過去十年就發生了不少塌樹事件,當中更有奪命事件的出現,令人痛惜。為應對樹木老化,有專家指出,政府早在20多年前就有開設辦事處處理有關工作,推出了不少有關指引,近期政府更新了相關指引,以應對樹木老化。
香港園境師學會認可樹藝師審核小組主席馬國偉表示,香港自港英時期就開始大規模植林,直至今日,香港的綠地面積超過60%。近年也不斷繼續種植,不僅為香港帶來了美麗環境更可以改善微氣候。但隨着城市發展,樹木問題也日漸浮現,樹木倒塌事件日益頻繁,主要是因為城市的建設導致樹木的生長受到諸多限制,而且近年極端天氣愈來愈多,更增加了樹木倒塌機會。另外,病蟲害亦是造成樹木倒塌的元兇之一。
他指,發展局早在2009年就開設了由一位園境師領導的樹木管理辦事處,統籌各部門的相關工作,為樹木管理制訂政策及合適指引,包括《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樹木管理手冊》等。近年它亦致力推行「城市林務」概念及「植樹有方,因地制宜」原則,及推出《街道選樹指南》等指引。在人力方面,樹木辦在2020年設立「樹木管理人員註冊制度」,希望提升前線從業員的水平。自2020年起,政府撥出2億港元設立「城市林務發展基金」資助報讀課程,鼓勵新血液加入。
馬國偉續稱,近年發生塌樹事件後,當局都有檢討政策和調整樹木管理工作。近期發展局也有就指引進行更新,要求部門在設計街道時,需預留更充裕及完整的土壤空間,讓樹木得以更健康生長。而政府、環境專家、建築業界及公眾亦普遍認同,都市林木工作在調節微氣候上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