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氣之爭鬥放蛇 的士大戰網約車

2024年05月25日 2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打擊車輛非法載客取酬,是執法人員的職責,不過近日有「熱心市民」自發「放蛇」白牌車,有關片段在網絡瘋傳;另一邊廂,亦有「普通市民」發起舉報的士違例停泊,定額罰款告票令的士司機叫苦連天,難怪有人形容,社會上正有兩群人互相針對,加上網絡上的士司機群組與網約車群組,互相數臭對方,一時之間,香港社會的「小學雞指數」上升到一個新台階!到底市民大眾對的士以及網約車有何評價?的士業界又如何看待近日的放蛇行為?就此議題,《東呼即應》團隊進行隨機街頭訪問,又同業界人士和議員探個究竟。
其實的士同Uber之間的矛盾存在已久,只是近日的鬥爭更趨白熱化,接近水火不容的地步!在香港,的士和網約車能否共存呢?巿民田女士認為,兩者可以共存當然最好,畢竟大家出來找口飯吃,沒必要把對方逼上絕路。巿民羅女士亦指出,外國很多Uber和的士都是共存的,不明白為甚麼香港不可以,可是的士業界真的要想想,為何大家情願用Uber也不用的士。她說有個婆婆上落有問題,坐短程的士不跳表,的士司機也要索取車資50元,服務態度不敢恭維。巿民莊先生都覺得Uber服務態度較好,的士司機與其責怪白牌車,不如自我檢討是否有問題。
雖然「熱心市民」把「放蛇」過程上載網絡,但截至《東呼即應》開講的一刻,仍未有人被捕或被起訴。有法律界人士指出,的士從業員若召網約車來「放蛇」,或存在身份衝突,會被質疑是競爭對手,證供可信性會被挑戰,未必能成功起訴。回顧過去,執法人員曾放蛇打擊「白牌車」並高調拘捕多名人士,事緣投資推廣署曾在官網上載一篇Uber高層的訪問,稱讚該公司在香港的經營是「成功個案」,誰知出事後該署即刻劃清界線,指「Uber涉嫌在合法範圍外經營」。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指香港是法治社會,不建議巿民逞自進行放蛇的行動,就算不滿執法人員的檢控工作,亦應該向執法機構或傳媒反映。對於的士業的競爭對手,他認為重點是載客取酬的網約私家車有沒有出租證和相關保險,否則對司機、對車主、對乘客都不公平。
當本地的士和Uber互鬥的同時,港產官僚是否要有一些作為呢?現時社會上不但有許多市民撐網約車,就連消委會都提倡網約車合法化,究竟港官還有什麼考慮呢?議員梁文廣指科技日新月異,香港對於載客取酬的法例未能與時並進。政府在處理網約車的檢討上,有意兩邊做好人,但可能「順得哥情失嫂意」,兩面不討好反而會激化矛盾,因為的士牌照價格很波動,如果未做好研究,就讓網約車合法化或作出規管,或會令到的士的牌價下跌,之不過「黑的」行為,令市民對的士業界愈來愈不滿。
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指網約車行業已經「深入民生」,已成為很多地方的交通工具,香港應盡早討論網約車發牌,增加市民和旅客的出行方便和更多選擇。他認為容許網約車的存在,然而卻不立法,是一個很大的漏洞,有關發牌不能放緩處理,擔心拖得越久,的士和網約車就愈多矛盾。
翻查資料,2014年6月Uber開始在香港提供服務,至今將屆十年,政府要待今年7月才會完成規管網約車的「初步」研究!當香港網約車仍然游走法律灰色地帶,的士同網約車的壁壘只會愈來愈分明,兩者的死結愈來愈難解。對於巿民自發「放蛇」,政府奉勸「唔好咁做」以免誤墮法網,但隨住有內地網約平台有意在香港大展拳腳,發展網約的士服務,政府不能一味佛系,抱持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坐視的士業同網約車的意氣之爭。事關網約車直線抽擊的士行業,Uber以往在法國曾引發的士司機發動全國示威,政府不盡快正視問題,那班「熱心市民」繼放蛇之後,真的不知下一步會做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