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肺炎球菌感染個案較去年倍增 幼童若中招死亡率極高

2024年06月04日 13:1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本港仍然處於流感季節,加上疫情過後市民免疫力減退,亦令肺炎病毒捲土重來。有數據顯示去年本地入侵性肺炎球菌感染個案比過去兩年平均高兩倍半;本港首季錄得32宗侵入性肺炎球菌感染個案,較去年同期的14宗多出超過一倍,感染的幼童平均每20名就有1人死亡。近期有關病症中,引發重症風險較高的血清三型比例最高。有傳染病專科醫生指,血清三型有「三高」風險,即住院率、重症率及死亡率會較同類型病菌高。本地傳染病學會就建議高危人士,包括長者及兒童,盡早接種合適疫苗,加強免疫能力。
肺炎球菌感染經由患者飛沫、親密接觸等方式傳播,潛伏期約為1至3天,不同血清型毒性不一。根據政府數據,截至本年4月30日本港已有37宗入侵性肺炎個案,其中17宗為血清3型,患者包括6名18歲以下人士。傳染病學會又指,有關數據只顯示入侵性肺炎球菌感染數字,對整體感染個案僅為「冰山一角」。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會長陳偉雄醫生表示,大多數肺炎球菌感染發生於肺部、中耳,以及鼻竇。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咳嗽及氣促等;亦有可能引起菌血症及敗血病,甚至腦膜炎、心內膜炎等。高危人士包括幼童、65歲以上長者、曾感染侵入性肺炎球菌病患者、長期病患者等。陳偉雄指,肺炎為本地最常見第二大致命疾病,根據數字顯示,2022年感染肺炎死亡個案過萬,僅次於惡性腫瘤。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關日華提到,入侵性肺炎球菌死亡個案患者多為2歲以下兒童;亦有10%幼童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胸腔積水、硬腦膜下積水、休克等。而外國就有研究指出,65歲以上長者感染機會較一般成人高約3倍多;本身患有長期病並同時感染肺炎球菌的長者有85%會出現併發症。關日華稱,肺炎球血清3型近10年前已經成為本地最常見的肺炎球菌血清型。雖然目前主要的疫苗接種計劃已經覆蓋預防該病毒的疫苗,惟血清三型感染個案仍然排首位。單計今年數字,有一半兒童肺炎重症個案屬血清3型。他形容該病症令醫生「聞風喪膽」,其重症及死亡率較高,醫療時間亦較長;有患者需要接受抗生素、支管引流等治療。
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林緯遜提到市面上有多種不同的肺炎疫苗,包括13價、15價、20價,市民及醫生難免會感到混亂。林又指,本地長者肺炎疫苗接種率僅達40%,與外國的70%相比可說是相當低。有研究指出肺炎個案會隨着呼吸道感染病症上升,鑑於目前本地仍處於流感季節,而肺炎數字亦見上升,他呼籲市民記得「左流右肺」,接種流感疫苗之餘亦要接種肺炎疫苗。市民如有經濟困難,亦可留意政府有關資助,未滿65歲長者可使用醫療券接種。至於接種疫苗的類型,他就解釋疫苗前的數字代表其覆蓋的血清類型,不過並非「越多越好」,部分疫苗具針對性,對部分細菌效果亦會較覆蓋廣泛的新型疫苗更好。15價疫苗對血清三型肺炎球菌所產生的免疫反應較高,兒童應盡早接種;而65歲以上沒有高風險情況的長者則應接種一劑23價疫苗,高風險的人士則應接種一劑15價,一年後再接種一劑23價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