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特約:網上購物要查證 提防貪字得個貧

2024年06月08日 20: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網上騙案氾濫,有觀眾向《東呼即應》伸冤,指透過網上買賣平台購入主題樂園特惠門票,付費後向園方核對,竟獲回覆「你的門票經已使用」,質疑有人存心騙財,故將自身經歷公開,呼籲各界提防詐騙。園方回覆表示,會嚴肅對待任何涉嫌欺詐之虛假門票交易,並會協助執法部門調查舉報個案,呼籲訪客在官方網站或經授權銷售渠道購買門票。律師建議市民進行類似交易時,應保留所有交易紀錄,盡量「面對面」交收;旅遊業人士亦提醒,當發現特惠着數時,應致電或親到門市查證,切勿過數到私人戶口。
吳先生家傭因快將回菲律賓,想到海洋公園遊玩,便替她嘗試在拍賣平台購買門票,向一名有3年帳戶資歷的賣家購票。為求保險,吳先生在交易前曾致電園方客服查詢,對方表示有門票編號便可在電話作出認證,之後向賣家以1,000港元購買數張門票;他付費後收到對方發送5張電子門票,致電園方查詢時卻發現,這些門票已被使用及不成功交易,之後再聯絡賣家,發現被對方在通訊軟件上封鎖,嘗試透過「轉數快」的電話號碼聯絡對方亦不果。
吳先生續指,事發後已立即向拍賣平台舉報及報案,執法部門直言交易騙案經常發生,調查有一定困難,若對方聲稱被盜用資料,也不能作出拘捕,着他在網上平台交易要小心。他表示,早前看到賣家帳戶已被封鎖,他擔心有其他人受騙,在平台發文警惕各界,有其他用戶因而避過一劫答謝他,不過他對涉事交易平台已失去信心。
一句被人盜用資料便可脫身,對買家可謂保障成疑。律師梁永鏗表示,針對今次事件,吳先生保留了交易騙徒的轉帳紀錄、有關信息及電話號碼,報案後有機會可利用這些紀錄找到騙徒身份,甚至可凍結其戶口,至少可將中間轉數戶口的擁有人繩之以法。他教路,進行此類交易時,談好交易銀碼後亦要相約對方到公眾地方面交,「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見面前亦要在網上看清楚貨物是否正確。
海洋公園回覆《東呼》指,會嚴肅對待任何涉嫌欺詐之虛假門票交易,並會協助執法部門調查舉報個案,呼籲訪客在官方網站及售票處或經授權銷售渠道購買門票。
騙徒犯罪手法「愈騙愈多」,近年便有專頁偽冒旅行社,以平價套票、門券吸引市民入局。永安旅遊副總經理馬世文表示,很多比較有規模的旅行社,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都已經有「藍剔」認證,消費者在這些獲「藍剔」帳戶購買產品比較有保障,亦可透過電話或到分行查詢,確認相關產品及帳戶真偽。他提醒市民,若發現收錢帳戶是私人戶口、公司名字或英文拼寫出錯,應警惕是騙案,直言「九成九是假」。
香港去年錄得近4萬宗騙案,較2022年上升超過40%,當中約70%至80%均屬網上騙案,其中涉及網購及投資特別多,分別佔逾8,900宗及6,300宗。《東呼》以往已多次提醒,要高度警戒網騙、電騙,尤其現時盛行「二次詐騙」,騙徒覷準騙案苦主急於討回損失的心理,假冒法律團隊,聲稱為受害人追討騙款,實際上是取得其信任後收取服務費或行政費騙取金錢,呼籲市民見到「着數」,必定要審慎查證,切勿急不及待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