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港公屋完成安裝廚餘回收桶 2年內達到1座1個

2024年06月12日 11:3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政府預計今年7月全港所有公共屋邨完成安裝智能廚餘回收桶。
雖然垃圾徵費計劃暫時告吹,但根據環境保護署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2年廚餘佔家居廢物34%,有議員指政府應按部就班地加強家居廚餘回收,詢問當局針對公共屋邨和私人屋苑設置廚餘收集機的計劃。
議員梁子穎今(12日)在立法會提出口頭質詢,指公共屋邨的智能廚餘回收桶容量有限及經常爆滿,不利居民建立廚餘回收習慣,詢問當局會否加快於房屋署及香港房屋協會轄下的公共屋邨落實「一座一智能廚餘回收桶」的目標,以及在私人屋苑智能廚餘回收桶試驗計劃下,私人屋苑的參與期為28個月,獲分配的智能廚餘回收桶須於參與期結束時歸還,令私人屋苑的廚餘回收工作出現空窗期。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香港現時產生約11,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約30%為廚餘,而廚餘收集點數目由2022年中170個增加至現在1,100個,今年5月,平均每日全港廚餘回收量約270噸,比去年增加約60%。
在收集家居廚餘方面,他指環保署在全港90%公共屋邨安裝智能回收桶,預計可於今年7月在全港所有公共屋邨完成安裝,比原定時間提早1個月,在未來1年,環保署會進一步加強各項家居廚餘收集措施,如增加1倍智能廚餘回收桶,並設立100個回收流動點,並在約100個垃圾收集站設立回收點,而環保署安裝了合共698個廚餘回收桶,回收桶設有重量傳感器等功能,當達到70%滿時,系統會自動以電話訊息提醒清潔工人更換,環保署已向房屋署提供額外資源,增聘清潔人手。
私人住宅方面,他指環保署現正考慮優化現有計劃,至涵蓋1000戶以下的私人屋苑,預計在2024/25財政年度,將有超過400個智能廚餘回收桶在私人屋苑服務,資助項目完結後,環保署會繼續支援有關私人住宅。環保署也在近4個住宅區的綠在區區設施,包括綠在深水埗、東區、西貢、沙田,安裝智能回收桶,可供三無大廈使用,首個在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的街市設立的公眾智能回收點也在今年4月在駱克道街市啟用。
梁追問指目前O Park每天只能處理200公噸廚餘,未來的O park 2只能處理300公噸,詢問何時可以解決每天3,000公噸回收的廚餘。謝指大埔污水廠、沙田污水廠正進行「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試驗計劃,每天可處理100公噸,O park 2可以做到處理600公噸,並正在推動廚餘再生盒,新建的污水廠會將污泥處理缸改為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
議員楊永杰指有屋邨依山而建,全條邨只有3座廚餘機,而且需要走20分鐘才能到換禮物機,謝指希望能快速加大廚餘收集,但牽涉資源,房署也需要安排人員管理,他又指如增加禮物機,運作成本相當高,環境局考慮綠綠賞積分可兌換購物券,相信更受歡迎。
議員陳紹雄表示,處理廚餘涉及的成本不少,而市場上有在地處理廚餘的設備,詢問當局會否考慮引入這些廚餘機。謝指已開始接觸不同供應商,安排試驗,並會檢視在地處理的廚餘機製作的副產品能否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