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可致失明及瘫痪 新药物减少副作用及复发风险

2024年06月14日 13:50
东网电视
更多新闻短片
陈灌豪(图中)指,视神经脊髓炎患者5年内复发率有9成4。
呕吐、视力模糊及手脚麻痹,或许与一种罕见病“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有关。香港大学临床医学学院内科学系临床副教授陈灌豪表示,视神经脊髓炎有机会导致失明和瘫痪,甚至有生命危险;女性为高危人士,患病比率多男性10倍。大部分患者于中年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39岁。有专科医生表示,此病复发风险可高达9成。有新型生物制剂治疗经研究证实能大幅降低复发风险,将患者的残疾风险减至最低。
陈灌豪医生指,视神经脊髓炎指患者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把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细胞,当作入侵者进行攻击,尤其是患者的视觉神经和脑脊髓神经,引致受损及发炎。病征包括视神经炎引致的视力下降及缺损、脊髓炎造成的下肢或四肢瘫痪、身体发麻、神经性疼痛等。病情严重者可致失明、瘫痪,甚至死亡。
陈灌豪医生指出,视神经脊髓炎患者5年内复发率有9成4;复发间隔中位数只有短短10个月,即一年内有机会要面临2次。而每一次复发,均会增加患者的残障程度。由该病引致的脊髓炎患者,76%未能完全康复。若未接受适当治疗,超过6成患者会于5年内失去视力,亦有一半患者需使用轮椅。
陈灌豪医生表示,现时有口服类固醇药物、口服非类固醇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案,仍有3至5成患者会经历复发;而且均会带来不同副作用。尤其类固醇药物,会影响患者抵抗力、容易造成细菌感染、骨质疏松、白内障、 糖尿病、体重增加和高血压等。
不过现时有新型治疗,可有效减低复发率。新型治疗大多为生物制剂,包括补体抑制剂(Complement Inhibitors) 及 IL-6 抑制剂(IL-6 Inhibitors)。研究显示,使用补体抑制剂后可降低 98.6%复发风险,年度复发率为0。而使用后者,则可降低超过一半复发风险,年度复发率为0.09。两种药物耐用性良好,大多患者能持续接受治疗。患者使用新药进行治疗,亦可避免复发带来的风险,亦毋须进行血浆置换,免除感染风险。